上海法院完善全流程网上办案体系 促进审判工作高质量发展

  本报讯(记者侯劲松 通讯员高远) 为贯彻落实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智慧法院建设和上海市委关于城市数字化转型的工作部署,促进审判工作高质量发展,近日,上海法院完善全流程网上办案体系动员部署会在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召开。

  据了解,2020年2月10日,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发布《关于积极推广并严格规范在线庭审的通知》,要求实现案件审理“线上+线下”两个常态化,截至去年年底,全市法院支持在线庭审的法庭由疫情前的26个迅速增至274个,完成在线庭审4.1万场。与此同时,上海高院大力推进庭审记录改革试点工作,截至去年年底,共有1700余名法官适用庭审记录改革完成了6.7万场庭审,妥善解决了“排期开庭太多、书记员来不及记录或记录质量不高”等问题。

  今年3月31日,上海高院又制定出台《关于完善全流程网上办案体系促进审判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从制度规范体系、实施操作体系、监督管理体系、全面保障体系四个方面,对全流程网上办案进行了依法规范,内容涵盖起诉、受理、缴费、庭审、文书制作、宣判、执行、卷宗归档、诉讼服务、司法公开、审判监督、审判管理等30多个流程节点。

  《指导意见》强调人工智能辅助,明确庭审记录改革、文书自动生成、信息自动转录、电子卷宗单套制归档等,可以运用人工智能技术减轻办案人员的事务性工作压力,提高工作质效;网上立案、网上阅卷、远程在线庭审等可以依托互联网技术,节约当事人诉讼成本,方便群众诉讼。

  此外,《指导意见》还强化配套保障与监督管理,提出在线办理案件应通过证件证照比对、生物特征识别、实名手机号码关联等方式,在线完成身份认证,确保诉讼参与人身份真实,法院认为有必要的,可以要求线下进一步核实身份,切实防范虚假诉讼。

  作为全流程网上办案的先行先试单位,上海二中院依托网上立案系统、电子卷宗随案生成系统等软件应用和“云平台”“智慧舱”等硬件设施,大力推进诉讼材料电子化生成、无纸化立案和电子送达工作;以电子卷宗为核心,加强审判管理流程系统、语音转换系统、电子签章系统等与电子卷宗系统的交互联结,完善无纸化审判流程;探索执行集约化办案模式,开展案款发放指纹认证审批,研发终本智能核查系统,全面推进智慧执行平台建设;深化落实电子卷宗“一键归档”,创新建设电子档案离线备份系统蓝光磁库,畅通网上办案“最后一公里”;研发审判监督管理平台(TMI),实现审判监督管理方式重大突破和转型升级。目前已基本完成了从立案到执行的网上办案闭环,形成相对成熟的全流程网上办案模式。

  下一步,上海法院将把“完善全流程网上办案体系”作为“我为群众办实事”的一项重要内容,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综合律师、当事人和社会各界等方面的意见建议,不断完善网上便民利民机制建设,切实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