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南通大力实施江海岸线雪亮技防一体化建设

用现代科技守护大江大海碧水安澜


  本报讯(□刘露 通讯员金树林) 江苏省南通市依江傍海,三面环水。当清晨的第一缕曙光掠过寅阳镇的地平线,专职巡防员郁辉和他的团队开始了一天的江海堤防巡查工作。

  郁辉负责的片区是长江和大海交汇点上的一段江岸线,这里企业众多、塔吊林立,是各类企业投资兴业的热土。然而,这里无垠的滩涂和深水条件,也吸引了众多盗捕者的目光。

  “向指挥中心报告,距离戤效港江岸线1公里处发现一组非法捕捞长江鱼获者的足印,请指挥中心加强对这一片区的实时监管。”

  “指挥中心收到,第5号鹰眼球机将对这一片区加强巡视,有新情况请及时向指挥中心报告。”

  此刻,江苏省南通市启东市市域治理现代化指挥中心大厅座席人员已打开“美丽江海岸线综合治理一张图”系统,94个监控点位向大屏上传来各个角度、各个片区的视频画面。巡查人员定位轨迹、执法记录仪的图像实时显示出各个区段的工作情况。

  这一集远程视频巡逻、实时信息展示、事件调度指挥、基础信息统计、人员考核管理于一体的智慧监管云图,是启东市市域治理现代化指挥中心自主开发的。通过这张云图,可以实时查看、监视江海岸线上的全部场景,尽最大限度压降非法倾倒垃圾、捕捞、污染排放等一系列破坏江海生态环境和平安稳定的违法犯罪行为。同时,通过配套系统,指挥中心工作人员可以实现与一线执法巡查人员的实时互动,极大提高了监管工作效率。据悉,该项目实施以来,排查发现各类安全风险隐患1400余件,协处各类违法行为25件次,沿江沿海警情下降了35%。

  南通市沿江沿海区域面积约为730平方公里,以沿海岸线为基准,其中沿江区域有500平方公里(含周岛)、江堤长度有216公里;沿海区域为临江公路至海岸线合围区域,面积约230平方公里、海堤长度212公里。近年来,南通市高度重视沿江沿海大保护,充分运用物联网、5G等新技术,布设高空鹰眼系统,成立“海鹰”无人机中队,开发“智慧苍穹”监管平台,建设“江海堤防”智慧工程,全面实时感知汇聚非法捕捞、非法采砂、非法排污等领域的人、船、物各类管控要素,建立跨区域协同、多部门联合、集中式管辖的执法司法联动机制,构建出全时空、全覆盖、全联动的长江大保护“智慧防控网”。

  目前,南通全市公安机关在江海岸线已建一类视频监控1262路,主要覆盖沿江沿海岸线、主要道路、景区以及船闸等区域,过江通道和主要景区实现人像覆盖,建有人像识别摄像机47台。其中,长江沿线海门、启东段通过布建双光谱、高清黑光球等设备,有效实现沿线监控全覆盖。涉水企事业单位有153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52个,视频覆盖率达到100%,自建视频4518路已经全部纳入本地雪亮工程实行联网汇聚、共享应用。

  据南通市委政法委相关负责人介绍,通过雪亮工程汇聚沿江沿海视频资源,农林、公安、水务、环境等部门联动,有效打击了非法捕捞、污染排放等违法行为。通过资源共享,各部门的业务需求得到有效拓展,减少了重复投入。如水利部门可以调动视频资源实时开展动态监测,边防支队依托沿海港口渔船(民)动态预警管控系统,掌握重点水域岸线船舶、道路车辆、人员信息,打击利用海上通道偷渡,走私冻品、石油等违法行为。去年以来,通过技防监控查破各类案件83起,服务企业、服务群众的政务服务事项达236次。

  下一步,南通市将认真贯彻落实长江保护法,依托三级治理现代化指挥中心,大力实施江海岸线雪亮技防一体化建设,创新科技手段在江海大保护中的应用,进一步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水平,守护好美丽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