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海事法院开展体验式党史学习教育

  本报讯(记者李晓玲 通讯员田飞) 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以来,天津海事法院采取多种形式,发挥辖区优势,抓时机、挖资源、进企业、搞服务,开展体验式学习教育,有效提升党史学习教育的吸引力、感染力。

  抓住重要时机,追思革命英烈。以清明节缅怀英烈为重要时机,在党史学习教育中开展“清明祭英烈”活动。清明节前,组织干警来到塘沽烈士陵园开展“清明祭英烈”活动,继承革命英烈意志,向英雄模范学习,知史爱党、知史爱国,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整合红色资源,感怀党史伟业。开展党员红色观影活动,收集整理一批关于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的优秀电影,集中观看了《建党伟业》《建国大业》《平安中国之守护者》等优秀影片。充分发挥该院审判辖区广的优势,挖掘津冀地区红色教育资源,组织驻河北省三个派出法庭就地开展参观学习活动。秦皇岛审判庭在昌黎烈士陵园、曹妃甸审判庭在乐亭县李大钊纪念馆、巡回审判庭在黄骅烈士陵园分别组织干警开展祭扫活动,观摩学习党在革命征程中的历史事件和英雄事迹,广大干警备受教育、深受鼓舞。

  走进科技企业,学习时代精神。借助驻滨海新区高新科技企业资源,组织干警到天津航天长征火箭有限公司参观学习,聆听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的发展历程和最新科技成果,观看长征五号、长征七号火箭介绍视频,参观航天劳模创新工作室,充分感受到在党的坚强领导下,中国航天技术取得的辉煌成就,进一步坚定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作贡献的信心决心。

  开展走访调研,积极为民服务。深入贯彻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立足海事司法职能使命,曹妃甸审判庭对沿海生态环境开展司法调研,赴曹妃甸鸟类自然保护沿海湿地,开展保护湿地生态环境、爱护候鸟宣讲及法律志愿服务活动;巡回审判庭到黄骅市南排河渔港实地调研,了解当地农业农村局、渔村渔民司法需求,普及法律知识,宣传惠渔政策,制定“多元调解、止争在渔村”工作机制,提升海事司法服务的针对性实效性。开展“美好生活·民法典相伴”主题法治宣传教育活动,组织干警进企业、进农村、进机关、进校园、进社区、进军营、进网络,宣传民法典一系列新规定、新概念、新精神,普及法律知识,倡导契约精神,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