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罗湖区人力资源局 “三二三”工作法推进法治政府建设

  近年来,深圳市罗湖区人力资源局以法治城区示范创建工作为抓手,运用“三二三”工作法,狠抓依法行政能力提升,助推全区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再上新台阶。其中,该区劳动监察工作获全市人社系统首个“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状”荣誉称号;劳动信访工作连续5年位列该区信访系统绩效考核并列第一名;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工作连续两年在市级考核中取得A级好成绩。


  落实“三项制度”

  提高依法行政水平

  全面落实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学法用法制度。罗湖区人力资源局组织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等法律法规的专题学习活动,增强国家公职人员党章党规党纪意识和依法履职的自觉性;举办法律专题讲座,邀请法律专家深入讲解民法典对劳动关系管理的影响与适用;创设“每日一学”专栏,每天向全体干部职工推送一条劳动适用法条,要求全体干部职工把民法典作为行政决策的重要标尺,筑牢化解劳资纠纷的法治思维。

  全面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改变摆摊设点等传统被动普法方式,制作劳动普法动画,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广东省工资支付条例》等法律法规,在优酷、腾讯、爱奇艺等视频平台投放,并通过“罗湖就业”公众号实现了辖区200人以上企业推送全覆盖。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出台及实施为契机,通过纳管企业微信群推出“每日一典”栏目,每天向企业经营者和劳动者推送民法典小案例,开展以案释法。

  全面落实行政执法案卷评查制度。发布重大行政执法决定法制审核清单,所有重大行政执法决定均经法制审核后作出。进一步规范文书送达程序,落实《广东省行政执法全过程记录办法(试行)》要求,制定《深圳市罗湖区人力资源局行政执法全过程记录及现场执法记录设备管理办法(试行)》,对行政许可案件调查和文书送达全过程进行文字和音像记录。对照《深圳市行政执法案卷评查标准》,开展案卷抽查、专门研讨,对案卷评查中出现的问题进行重点分析,不断提升案卷评查和行政执法质量。


  做好“两端”服务

  优化营商安商环境

  改进“前端”企业劳动用工指引服务。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罗湖区人力资源局梳理涉疫情防控工资支付、休息休假等常见问题,发布《罗湖区新冠疫情防控期间劳动用工指引》,指导辖区企业有序复工复产,引导劳资双方共克时艰。为疫情防控期间复工企业提供上门用工指导,累计指导检查企业131家,覆盖用工总数157400人。制定《罗湖区预防处置化解新冠疫情影响引发的劳资纠纷工作预案》,对存在的隐患第一时间预警介入,防范应对规模性裁员及各类劳资纠纷风险。围绕重点领域、重点部位、重点区域,深入开展劳资纠纷隐患排查和化解,累计排查用工30人以上企业3490家,处理较大以上劳资纠纷隐患109宗。

  推动“幕后”行政审批提速和效能提升。以先行示范速度开展行政审批,“企业实行不定时工作制和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审批”事项,由受理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作出行政许可决定改为当日办结;“劳务派遣经营许可”由20个工作日内作出行政许可决定压缩至8个工作日,继而改为当日办结,在罗湖全区率先实现所有行政许可事项“即来即办”,进一步优化了营商环境。持续深化行风建设,开展人社窗口单位业务技能练兵比武活动。罗湖代表队在全市人社窗口单位竞赛中名列前茅,作为深圳市唯一一支代表队参加广东省竞赛,荣获广东省总决赛团体三等奖。


  用活“三种方式”

  推动纠纷多元化解

  率先推出“先行调解”。罗湖区人力资源局加强劳动争议调解网络建设,建立“政府+行业+社会新型调解”机制。在深圳市率先推出“先行调解”微改革,组建“先行调解突击队”,在立案前介入调解,主动联系,了解诉求,释明法律。对达成调解合意的案件,由调解员立案调解“一条龙”办结,缩短处理时间;调解不成的,及时转入仲裁审理程序。全年调解结案1220件,六成案件通过调解案结事了。开展“粤薪无忧”省市县三级联动集中接访日活动,让农民工安“薪”过年。及时受理群众反映问题,2020年度共处理信访总量5254批次。

  优化劳动仲裁模式。结合疫情防控及时推出“云仲裁”,罗湖区人力资源局打造“云立案+云调解+云审理”仲裁模式,率先在全市各区中推行书面审理制,实现全市首例成功在线调解案件。开展清案行动,自2020年4月开始,优化案件排期、应诉送达、办案人员配比,将原由立案庭负责的排期、应诉送达工作移交给书记员,同时书记员和仲裁员按二比一配对,让案件流转更加顺畅。穷尽人力、物力资源,增设“夜间庭”和“周末庭”,解决疫情影响下案件数量暴涨“堰塞湖”问题,全年审结案件2049件,累计结案率达97.85%。

  强化监察执法保障。推行劳动监察教育式执法,对轻微违法行为和可以从轻减轻处罚的一般违法行为,边指导边纠正,减轻企业复工压力。创新推出“劳动监察建议函”,提醒涉案单位进一步改进劳动用工管理。建立人力资源、住建、水务、建筑工务、街道等单位联动响应机制,对建筑工程、洗浴按摩等领域劳动违法案件,全力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立案查处劳动违法案件512宗。以规范化和标准化操作指引,有效提高“全国根治欠薪线索反映平台”转办欠薪线索查处和办结效率,欠薪线索消减率领跑全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