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都公安执法规范化建设再上新台阶
日前,记者从北京警方获悉,2020年,北京市公安局推动全警执法素质、执法能力和执法质量提升,首都公安执法规范化建设再上新台阶。
细化27项重点任务
2020年,首都公安机关细化全年执法规范化建设27项重点任务,以执法监督管理机制改革为动力,完善“六大监督管理模式”,强化顶层牵动、顶层推进、顶层督导。
同时,围绕维护政治安全、重大活动安保,加大介入指导、完善研究会商,依法高效办理一批重大案件、涉黑涉恶重点案件和涉疫案件,加强法律政策研究和执法实务调研,推进医院安全等立法工作,制定出台疫情防控、全链条打击改装机动车“炸街”等一系列法律适用意见和执法指引。
探索执法规范化“增长点”
2020年,北京警方坚持以执法办案管理中心工作机制为核心,提升执法权力运行规范化水平。
开创办案中心防疫新模式。建立疫情防控期间执法办案管理中心、监管场所一体化运行模式,健全应急处置预案及工作指引,规范凡收必检、分区管理、远程办案等运行模式,设置疫情防控隔离区,在全国率先推行“律师远程会见全覆盖”,打通就医和核酸检测“绿色通道”,强化全流程、全链条防控疫情,执法办案管理中心全年共安全接收嫌疑人5.3万余人。
完善执法办案新机制。构建110接处警标准化、打击办案队规范化、案管组专业化“三位一体”协同运行机制,健全刑事、行政案件法制审核制度,固化完善以执法办案管理中心为依托的案审工作模式,加大介入指导和深挖攻坚力度,统一规范辩护人及代理人提交案件材料接收办理,提升案件办理质效。
释放“放管服”改革新活力。健全完善“接诉即办”工作机制,推动解决群众合理诉求,12345派单响应率始终保持100%;持续深化简政放权、“证照分离”改革,创新推出42项便民利企新举措,政务服务事项申报材料同比精简43%、办理时限压减25%。开展窗口服务专项检查,营造法治化、便利化营商环境。
完善执法管理新模式
2020年,首都公安机关聚焦执法核心要素,持续深化受案立案改革,强化部门警种条线与基层办案单位属地捆绑作战,坚持受立案问题三级巡检通报整改,严格考评红线刚性问责,受立案环节信访投诉同比大幅下降67%。同时,完善北京市公安局、各公安分局执法监督管理委员会常态规范运行,在全局组织开展规范执法专项教育活动;完善涉案财物跨部门管理机制,探索引入社会化服务管理,40余万件涉案财物案结物清。
在侦审一体化框架下,进一步推进案件繁简分流、快慢分道办案模式,全年办理认罪认罚刑事案件7731件,在确保质量的基础上,为基层办案减负增效。
实现信息化建设新跨越
2020年,首都公安机关持续推进执法办案平台云化改造建设,衔接基层办案区智能化升级建设,最大化推动执法办案平台与执法视音频资料管理系统化,强化执法全程可视、可控、可追溯,促进执法办案流程优化、质效双升。
同时,推进政法办案智能管理系统全面应用,实现刑事案件跨部门全流程网上流转,全面推行行政案件单轨网上办理,健全配套运行管理机制,进一步完善电子卷宗、智能笔录、远程提讯等智能办案辅助功能,不断提升网上执法办案的规范化、智能化、便捷化水平。积极推广远程办案模式,实现提讯“云”见面、执法“云”监督,强化对各个执法办案环节数据的综合判研,以及案件办理、打击处理成效的多维关联分析,定期生成执法状况白皮书,将科技优势转化为监督管理效能。
规范执法实战大练兵
2020年以来,北京警方深入推进全警规范执法实战大练兵,不断助推执法规范化跃上新台阶。北京市公安局制定全局规范执法实战大练兵“三年行动计划”,分解细化14项重点任务59项具体工作和5类73个练兵课目,增强练兵的系统性、协同性,让靶向培训更精准。
围绕新法新规,北京市公安局紧盯一线执法办案和服务群众工作中的关键环节和易发生问题的薄弱环节,找准培训“靶点”,组织研发一批实战课程、拍摄一批实操指引、评选一批实用案例,全面提升培训针对性和实效性,强化执法队伍专业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