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检察机关立案办理公益诉讼案件29249件
聚焦“三农”领域 主动服务乡村振兴
本报讯(记者薛应军) 2月24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2020年检察公益诉讼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工作情况。截至2020年11月,全国检察机关聚焦“三农”领域问题,立案办理公益诉讼案件29249件,发出诉前检察建议或公告22015件,提起行政公益诉讼137件、民事公益诉讼(含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646件,以实实在在的办案成效助力乡村治理。
据了解,在参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乡村宜居水平方面,各级检察机关紧盯农村生活垃圾乱堆乱放、农业面源污染、乡镇污水排放、饮用水源地污染等问题,持续加大公益诉讼力度,推动以绿色发展引领乡村振兴。截至2020年11月,共督促清除处理各类生活垃圾、固体废物630.3万余吨,整治违法养殖场750家,追偿修复生态、治理环境费用8.5亿余元。
在保障食用农产品质量、守护群众舌尖上的安全方面,最高检组织全国检察机关开展“公益诉讼守护美好生活”专项监督活动,将“线上线下”销售不符合安全标准的食用农产品、食品问题作为六项重点之一,督促查处、销毁假冒伪劣食品15.3万余千克,促进相关部门深化源头治理。
在加强农用地司法保护方面,检察机关加大对耕地“非农化”等行为惩治力度,积极参与全国农村乱占耕地建房专项整治行动,坚决遏制农村乱占耕地行为。截至2020年11月,共督促挽回、复垦被非法改变用途和占用的耕地2.7万余亩,恢复被毁损的林地12.4万余亩、草原5.1万余亩。
在惠农资金管理使用方面,检察机关突出抓好扶贫领域国有财产安全保护公益诉讼工作,督促行政机关全面有效履行监管职责,推动解决农业项目扶持资金、惠农补贴等管理、发放过程中不规范问题。截至2020年11月,共督促保护、收回被套取或冒领的社保资金、国家补贴和扶持类资金6200万余元。
最高检还发布了15件公益诉讼检察服务乡村振兴助力脱贫攻坚典型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