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一个站 展现大能量

浙江衢州市法学会驻矛调中心工作站为民解难


  本报讯(记者孔令泉 □吴麟煜) 日前,浙江省衢州市衢江区大洲镇五十埂村村民黄某在区林业局技术人员和大洲镇干部的带领下,成功迁移了自家种的苦丁茶树。“能将受损的苦丁茶树移植,还得好好感谢区法学会的法律专家。”黄某说。

  此前,黄某发现他家种在王贵寺自然村和西珑地块的苦丁茶树出现大面积斑点,受损严重,认为是沿线架设的高压线导致,于是找到供电公司要求赔偿相应损失。在与供电公司多次交涉无果后,黄某向衢江区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但因证据不足被驳回。

  2020年10月,黄某得知衢江区成立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后前往求助。衢江区矛调中心受理了此事,并安排衢江区法学会驻矛调中心工作站负责化解。

  衢江区法学会派出理事吕信七参与调处,与供电公司、林业部门等联合研判。在吕信七的极力争取下,供电公司同意在经过黄某家茶园的高压线上加装绝缘导体,降低高压线对茶树的影响;区林业局、大洲镇尽力帮助黄某迁移受损茶树,并对其损失给予合理的救助。这起拖了4年之久的纠纷终于得以化解。

  “小小一个站,展现大能量”。法学会工作站融入矛调中心参与矛盾纠纷化解,如今在衢州市已全面开花。据了解,到2020年4月底,衢州市及所属6个县(市)区两级法学会全部在当地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设立了工作站。这些工作站组织法学会会员或法律工作者参与矛盾纠纷化解。与此同时,衢州市和县(市、区)法学会充分利用理事、会员精通法律的优势,积极与驻矛调中心的诉讼服务中心、行政争议调解中心、12309检察服务中心、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等部门建立联动机制,发挥法学会作为第三方组织的协调作用,开展诉前调解、司法确认和涉诉信访释法明理等工作。

  “没想到事情解决得这么顺利,太感谢了!”2020年10月20日下午,开化县苏庄镇茗富村村民汪根汉来到开化县法学会驻矛调中心工作站,向调解员刘宏标道谢。

  去年8月23日,汪根汉的父亲在工地干活时意外死亡。汪根汉向开化县矛调中心求助,县法学会工作站的调解员刘宏标为此多次找施工方、发包方、管理方等,为汪根汉家争取合法权益。在刘宏标的努力下,经过两次调解促成四方达成合意,汪根汉家共获赔偿99万元。

  开化县法学会是衢州市最早入驻县矛调中心的,2019年5月就成立了驻矛调中心工作站。工作站积极融入“调共体”(调解矛盾纠纷共同体)纠纷调解新模式,至今已为群众提供各类法律服务930余次,成功化解各类矛盾纠纷490余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