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心”建设更高水平平安安徽
近年来,安徽省以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为重点,以“枫桥经验”为抓手,以攻克命案积案为武器,切实维护社会安定、人民安宁,创造更加良好的治安环境,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安徽。
安徽省政法机关始终从多元共治入手,主动发现治理“盲点”;从压实责任入手,主动发现社会“痛点”;从风险排查入手,主动发现防控“难点”,助推安徽平安建设连续9年进入全国先进行列。
用决心扫除黑恶
打掉涉黑涉恶团伙1771个、查处涉黑涉恶腐败和“保护伞”问题案件4744件5409人、整顿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605个……这是近3年安徽省就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交出的成绩单。
随着科技的发展,黑恶势力逐渐向网络蔓延,形成了新型网络黑恶势力。2019年4月17日,六安市公安局裕安分局立案侦查李某存等人恶势力犯罪集团案。经查,姜某欣、李某存、刘某璋假借民间借贷,诱使被害人签订虚假协议,巧立名目,收取所谓的“管理费”“GPS安装、使用费”等费用,虚增借款金额,骗取他人钱财。又以被害人还款不及时等为由,指使汤某等人采取扣押车辆方式,迫使被害人偿还虚高借款,交付高额违约金、拖车费,有组织地大肆进行诈骗、敲诈勒索“套路贷”犯罪活动,形成以姜某欣、李某存、刘某璋为首要分子的恶势力犯罪集团。该案共采取强制措施11人(均逮捕、判决),破案50余起,2019年11月21日六安市裕安区人民法院作出判决,判处首犯李某存及同伙11年5个月至19年不等的有期徒刑,判处陈建等参与人员2年6个月至11年3个月不等的有期徒刑。
据了解,2020年下半年,安徽省群众对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成效满意率达到96.34%。
用真心息纷止争
淮南市八公山的老娘舅,安庆市宿松县的好乡贤……从家长里短到法理人情,事事能用最接地气的语言“唠”明白。芜湖市“两代表一委员”工作室、池州市“温暖系列品牌”、宣城宁国“阳光议事厅”、马鞍山市“一圆六方”、蚌埠市“医调委”、合肥市“大共治”……各地在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的基础上,又根据当地实际探索创新新形式、新机制,这些创新在化解基层矛盾纠纷中取得显著成效。
淮北市濉溪县临涣镇的百姓们至今还坚持着一个习俗——下茶馆喝茶。古往今来,当临涣人遇到矛盾、委屈时,都喜欢去茶馆评理。自2018年开始,淮北市委要求学习、推广“枫桥经验”,完善群众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临涣镇将当地传承已久的茶文化与矛盾调解机制融合深化,让茶馆成为化解纠纷的场所。临涣镇茶馆调解委员会主任王士宏介绍:“每天镇上的茶馆里大概有6000位茶客,相当于3-5户居民中就有1位在喝茶。”
拉拉家常、叙叙乡规,用最朴实的语言、接地气的方式化解矛盾纠纷……在淮南市八公山区山王镇有这样一个调解中心——由3名在当地声望高、辈分长、熟乡规、知民俗的退休老同志组成,平时在这里唠唠嗑就能让矛盾双方当事人握手言和。
山王镇地域广、人口多,城乡交错,曾经相邻权益、宅基权属、土地承包等方面的矛盾纠纷层出不穷,长期以来镇村干部的主要精力被民事纠纷和信访问题所牵扯。于是,2011年时,山王镇党委、政府结合当地“娘亲舅大”的习俗,借鉴外省经验,成立了“老娘舅”调解小组。“老娘舅”调解小组10年来共化解各类纠纷380余件,其中重大信访隐患46件,经司法确认的案件共78件,真正实现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就地化解”。此外,“老娘舅”正在八公山区内进行推广,逐步发展成具有淮南特色的调解品牌。
用恒心追捕逃犯
“群众看公安,关键看破案,破案关键看命案。”命案积案的攻破得以将逍遥法外的案犯绳之以法,消除了一批重大社会治安隐患,切实维护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治安大局。
2000年10月28日,安庆市宿松县纺织品大楼发生一起抢劫杀人案,值守老人周某兴被杀害,另一位值守老人王某模被人用麻绳绑在床上。犯罪分子在一楼撬盗保险柜时,触动报警装置,遂将作案工具丢弃在现场,而后逃跑。20年来,宿松县公安局累计投入400余名警力侦查此案,排查相关人员6000余人;多次对现场提取的检材送检,寻找蛛丝马迹,力求突破案件。2020年4月,公安部部署全国公安机关开展“云剑-2020”行动,把命案积案攻坚列为重中之重。宿松县孚玉镇纺织品大楼“2000.10.28”抢劫杀人案被选定为命案积案攻坚重点后,采取专人负责、专案侦办、专项调度、专家会诊、专题攻坚的“五专”方式,成立攻坚专班,强力推进案件侦办。
在安徽省公安厅、安庆市公安局的大力支持下,专案组获取送检的物品中检出DNA的重大线索,并成功比对2012年因犯绑架罪在蚌埠监狱服刑的陈某某。经审讯,陈某某如实交代了犯罪事实。2020年12月16日,专案组根据掌握线索,分赴九江、黄梅两地,展开对另外两名犯罪嫌疑人柴某某和陶某某的抓捕工作。在两地公安机关协助下,抓捕民警成功将两人抓获。
从命案积案的攻破到黑恶势力的扫除,再到新时代“枫桥经验”的落实创新,都为创造更高水平的平安安徽做出了贡献;从查办好每一个案件到调处好每一个小纠纷,都助推了安徽省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