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办“小事”的基层民警傅天雷

  自2017年年底从部队转业成为社区民警后,傅天雷,北京市公安局丰台分局右安门派出所民警兼右安门街道玉林西里社区党委副书记,就把全部时间和精力投入到社区,想方设法为居民排忧解难,关心群众生活中的大事小情,短短3年时间,“傅警官”成了辖区家喻户晓的人。


  群众的事就是自己的事

  2020年1月2日,傅天雷的第二个孩子出生了。为了做好春节前社区各项工作,他请来月嫂照顾产后的妻子,自己一头扎进了玉林西里社区。

  傅天雷负责的这个辖区面积0.54平方公里,有2204户6004人。社区内有老旧楼宇23栋,6家市属企事业单位和2家央企,其中包括首都医科大学国际学院及佑安医院两个重点单位。巡查重点场所,摸清隐患风险,完善处置流程,各项事务让傅天雷每天忙忙碌碌。

  “傅警官,我们地下室漏水了!”2020年3月的一个晚上,傅天雷正在所里值班,忽然手机响了,原来是辖区群众发现地下室漏水,一时不知道找谁好,情急之下想到了他。

  来到现场,傅天雷看到整个地下室一片汪洋,由于小区配电设备和各种仪表都在地下室,一旦水位升高,极有可能造成漏电断电,引发安全事故。他立即联系排水公司,又通知物业和社区工作人员一起舀水。

  一位路过的群众说:“这事儿警察也管啊!”“管,警察必须管。”傅天雷说。

  凌晨3时许,居民们都已进入了梦乡,抽水机“突突”作响,傅天雷顿感疲惫不堪,肚子咕咕叫。这时,一名30多岁的年轻人提着一个大塑料袋,掏出了汉堡和热饮,塞给在场的每一位工作人员,说着“你们辛苦了”,深鞠一躬后匆匆离开。平时不爱吃汉堡的傅天雷那次却吃得格外香。

  “我们只要踏踏实实为群众做实事,把群众的事当作自己的事,他们是会看在眼里,记在心里的。”傅天雷说,一想起这事儿,就特别感动。

  调解邻里纠纷,对于一名社区民警来说,是工作中的“家常便饭”。前不久,辖区有两户居民因为一方早期安装的防盗门占用部分公共空间经常吵架,冲突不断升级。

  傅天雷了解事情原委后,与社区干部一同与两家沟通。连续两个月,经过傅天雷反复做工作,一方终于同意将防盗门拆除。可就在准备拆除防盗门的当天,这家的老人生病住院,拆门的事儿暂时搁置了。20多天后,傅天雷接到电话,原来是老人出院回家,发现门锁孔被堵住了,怀疑是对面邻居“报复”,要求傅警官马上“破案”。

  傅天雷一边安慰刚病愈的老人,同时与老人的儿子联系,协助做好劝解工作。经过多方沟通,“堵心门”拆了,两家邻居也慢慢冰释前嫌,开始和谐相处。


  “有求必应”及时化解隐患

  为了提高辖区居民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的意识,傅天雷建立了“反诈联盟”微信群,覆盖率达到辖区常住人口总户数的80%。“我现在对所有疑似诈骗的电话都不接,也不信了,我就信咱们社区的小傅警官。”玉林西里社区居民陈女士说。

  实际上,“反诈联盟”微信群更像是“有求必应”微信群,比如流浪猫狗救助、装修噪音、邻里纠纷、儿女不孝等问题,不时在群里被提出。

  有居民提意见,这个群就是用来防止电信网络诈骗的,无关问题没必要管。但傅天雷认为,只要涉及群众安全和利益的事情,他都要管。慢慢地,微信群成了他及时发现和化解矛盾隐患的“微平台”,群众遇事都愿意找他。

  2020年4月,傅天雷梳理微信群时发现,多名群众反映某栋楼704房间的业主经常在电梯口堆放捡拾来的废品,既影响通行,也有安全隐患。

  随后,傅天雷约上社区工作人员一同来到这户居民家,刚出电梯口就发现旁边堆着废纸箱、塑料瓶等杂物。

  工作人员敲开了这户房门,捡拾废品的老人对社区让他清理废品的要求极为不满。

  “大爷,您要是不方便,我给您联系卖掉吧?”傅天雷突然想到自己认识一名废品收购人员。这时,一位社区干部告诉傅天雷,老人卖废品总到离家比较远的收购站,因为那里出价高。

  “大爷,您看这样,您的废品我联系人给您买走,差价我给您补上。”傅天雷说。听到这番话,老人态度一下子变了:“我虽然有捡拾废品的习惯,可我家里不缺钱,就是图一乐儿。你放心,从今以后,我不在这里堆废品了。”

  傅天雷赶忙给老爷子写下自己的电话号码,告诉老人有困难随时找他。老人收下纸条,立即整理他的废品。

  这件事情的顺利解决,也让傅天雷体会到与辖区居民沟通方式的重要性。


  “一天像走一个马拉松”

  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让傅天雷更忙碌了。那段时间,处理社区警务、参与疫情防控……整个人像上足了弦,停不下来。看着每天的步数,他开玩笑说:“一天像走一个马拉松。”

  指导小区做好封闭管理工作、查看返京人员登记情况和重点人员每日体温监测情况、配合社区做好疫情防控宣传发动……为确保辖区疫情防控万无一失,傅天雷每天都紧盯社区。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佑安医院是收治新冠肺炎患者的定点医院,医护人员需要解决集中隔离居住点问题,这家医院在傅天雷的辖区内。那段时间,傅天雷几乎每天都是医院、社区、派出所“三点循环”,为一线医护人员协调宾馆住宿、深夜步行护送医护人员回宾馆休息、组织群众有序接受核酸检测等。

  除了卡点值守、宣传防疫知识,居民的大小事情傅天雷都格外关注,从疫情防控工作开始直至2020年4月底,他只回过两次家。

  为守好社区防控第一道防线,傅天雷总结出了“一轴二面三网四路”工作法,筑起了群防群治抵御疫情的严密防线,并被公安部推广。

  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工作中,傅天雷因成绩突出,荣立个人二等功,还获得2020“北京榜样”和2020年全国“最美基层民警”、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等荣誉。

  “群众事,无小事。作为一名社区民警,办好每一件小事就是对群众最好的交代。”傅天雷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