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航和谐平安法治江南建设

以提升群众安全感为总目标 营造和谐安全稳定社会环境 


  今年以来,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江南区政法系统认真贯彻落实“六稳”“六保”工作部署,以提升群众安全感满意度为总目标,积极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着力调处化解影响社会安定的各类矛盾纠纷,扎实开展平安创建工作,为促进江南区经济社会稳定协调发展提供了有力法治保障。


  加强党的领导 打造廉洁江南政法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江南区始终坚持党对政法工作的绝对领导,目前任命区委政法委员会委员10人,配齐配强镇(街道)政法委员6人,6个镇(街道)的综治中心全部完成实体化建设,把党对政法工作的领导延伸到基层一线。

  江南区始终把政法综治维稳工作列入区党委﹑政府重要议事日程,党委常委会和政府常务会议每季度定期听取政治安全和社会稳定工作汇报,严格落实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责任主体,年内督促有关单位制定风险评估报告20份;切实履行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区委、政府主要领导对法治建设重要工作进行部署、协调、督办。高度重视平安建设工作,与各镇党委和政府、各街道党工委和办事处、平安建设相关部门负责人签订《2020年度江南区平安建设工作目标管理责任书》,各镇(街道)定期召开相关工作会议,与辖区各村(社区)及单位签订责任书,压紧压实责任,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

  强化宣传,弘扬法治江南。以“七五”普法收官为抓手,营造良好的法治宣传氛围。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推动普法责任清单制度在全区各普法责任主体的全覆盖;抓紧“关键少数”,强化领导干部学法用法工作;认真完成本年度常务会学法计划,组织国家工作人员学法用法考试、任前法律知识培训和考试、行政执法人员培训班;以举办民法典主题法治宣传活动为重点,多种形式做好政法宣传工作。

  党建引领,打造廉洁江南政法。以贯彻落实市委《关于加强新时代机关党的建设的实施意见》和“书记引航担使命”主题活动精神为契机,深化党建引领,促业务提升,强化队伍建设中的政治引领。以开展“干部作风建设年”为抓手,深入开展“五查五整顿”专项行动,强化干部作风建设,不断加强干部队伍监督管理,打造作风过硬的政法干部队伍。今年,3家政法单位党支部获城区星级评定,江南区人民检察院获评“全国先进基层检察院”“全国宣传先进单位”,江南区人民法院获评全国法院系统司法宣传先进单位,原执行局副局长苏灵艳获全国法院“基本解决执行难”工作先进个人。

  积极发挥协调职能,统筹推进各项政法工作,严守“政治安全”“社会稳定”“公共安全”“网络安全”,守住安全稳定底线,确保大局稳定。


  突出“三个重点” 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今年以来,江南区坚守人民至上的不变初心,扎实做好矛盾纠纷化解、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和网格化管理工作,辖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提升。

  江南区坚持把发挥人民调解作为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第一道防线”,扎实推进矛盾纠纷精准排查精细化解工作,切实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将和谐稳定创建在基层。

  健全完善矛盾纠纷排查预警机制。按照“早发现、早报告、早控制、早解决”的工作思路,结合日常排查和专项排查,精心组织人民调解员深入基层一线调处矛盾纠纷,及时掌握纠纷动态,努力做到就地调解,最大程度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消除在萌芽状态。今年以来,各基层人民调解组织共调解矛盾纠纷1519件,调解成功1487件,调解成功率97.89%,有效维护了社会和谐稳定。

  推进矛盾纠纷精准排查精细化解工作。充分发挥城区、镇(街道)、村(社区)、村民小组“四级”矛盾纠纷排查网络的作用,坚持定期排查和滚动排查相结合,集中排查和重点排查相结合,及时掌握各类矛盾纠纷,做到底数清、情况明。今年1-10月,各镇(街道)共排查各类矛盾纠纷328起,比去年同期下降58.69%,调处成功率达100%。

  进一步完善公共法律服务建设,积极推进公共法律服务平台建设,在城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和乡镇(街道)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合计配备4套自助服务终端和“互联网+”智能展示平台,有效解决人民群众法律服务“最后一公里”的问题,使人民群众就近享受智能化法律服务。同时,积极推进基层法律服务专业化,实现“一村一法律顾问”全覆盖。今年以来,法律顾问共为群众起草、修改法律文书344份;为村(社区)提供法律意见157件;为村社区重大项目、决策等提供法律意见49件;参与化解矛盾纠纷76起;为群众提供法律咨询1255人次。

  强化对特殊人群的管控。完善社区矫正对象监管,社区矫正在册人员108人无脱管、漏管情形,社区矫正对象无脱管、漏管情形,总体情况平稳可控。做好刑满释放人员沟通衔接。今年以来累计衔接刑满释放人员90人,实现重点对象接送率100%,安置率100%。此外,辖区纳管的危险度评估3级以上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均按要求签订了监护责任书。积极开展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根据市委政法委《关于印发〈南宁市开展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精神要求,拟定了《江南区开展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工作方案》,经区委审批后将全面组织实施,确保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落到实处。

  稳步推进网格化管理工作。制定并下发了《关于做好2020年流动人口和出租屋服务管理及网格化管理工作的通知》,确保基层流动人口和出租屋服务管理及网格化管理工作正常开展。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将疫情防控措施落实到网格、落实到户、落实到人,建立人民防线;组织各镇、街道(综治)网格中心管理系统工作人员、网格员及有关职能部门工作人员共141人参加全区综治信息系常见问题解答培训;认真开展预防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宣传和隐患排查和开展群租房、电动自行车消防安全隐患排查整治。

  今年第三季度,广西《全区群众安全感调查结果》显示,江南区群众安全感达到97.79%,比去年同期提升了1.07个百分点。


  打好“三场硬仗” 助力平安江南建设

  今年以来,江南区坚持不懈打好扫黑除恶、禁毒严打整治、打击传销“三场硬仗”,持续推进深挖整治,着力推动长效常治,抓早抓小,精准打击,推动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向纵深发展。

  深入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江南区以更高的政治站位、更强措施、更大力度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以开展线索清仓、逃犯清零、案件清结、伞网清除、黑财清底、行业清源“六清”行动为着力点,明确任务目标,突出工作重点,坚持打早打小,积极摸排利用信息网络涉黑涉恶违法犯罪,打击电信网络诈骗违法犯罪,以强攻坚巩固扩大专项斗争战果。截至目前,基本完成“六清”行动目标,黑恶势力得到有效遏制,社会治安环境明显改善。

  深入推进禁毒严打专项整治。成立由禁毒、网安力量组成的情报研判专案小组,对江南辖区吸毒人员、涉毒活动进行排查和研判,逐步形成业务大队、派出所联动模式,着力打击团伙和零包贩毒案件,既保证破案的高效性又提高了打击率,收戒进度也呈现平稳增长状态。此外,江南区禁毒办组织分局禁毒大队、各派出所力量深入社区、村屯、单位、家庭、场所,广泛深入调查走访,开展在册吸毒人员一律见面核查工作,不能见面的多方走访,直至确定该吸毒人员最终动向,做好登记录入工作。截至目前,共破获毒品刑事案件56起,抓获嫌疑人81名,查处吸毒人员581名,强制隔离戒毒169名,责令社区戒毒社区康复84名。

  深入推进打击传销斗争。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打击传销工作的总体部署和要求,以“亮剑2020·严打传销”“双清零·双提升”行动为推手,严厉打击传销违法犯罪活动。以超高压严打态势,对辖区现存的传销人员和为传销人员提供居住条件的出租屋进行清零,全面提升精准打击水平和基层智能化防控工作水平,以实现脱榜摘帽和全面根治传销的目标。今年以来,共立传销案54起,破案50起,刑事拘留传销人员188人,逮捕86人,移送起诉101人。共组织开展打击传销清查整治行动19次,共出动警力4438人,清查出租房屋240间,查封36间,查获涉嫌传销人员460人,遣散2000余人。


  坚持改革创新 政法服务便民惠民

  江南区人民法院紧紧围绕“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目标,全面推进两个“一站式”建设。健全“一个中心四大主体”的一站式多元纠纷化解机制,先后与苏圩镇政府和江西镇政府共建多元化解决纠纷平台,与保险行业协会召开联席会,与南宁市律师协会建立多元联调工作站,与南宁市桂南公证处签署《公证法律服务协议书》,共建多元解纷大格局。同时,打造“法官+书记员+调解员”的“1+2+N”调解模式,将大量矛盾化解在基层。全年多元调解纠纷2213件,同比增长148.37%;调解成功1043件,同比增长149.52%;调解成功率47.13%,当场履行率达到20%。目前,该院一站式诉服中心基本建成,打造“智慧诉讼服务”,为群众提供网上引导、立案、缴费、查询、庭审、送达、投诉建议等各类诉讼服务,让人民群众享受到优质的诉讼服务。

  江南区人民检察院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理念,着力推行“阳光检务”,为群众提供更为优质的司法服务。持续推进群众“最多访一次”试点工作,进一步完善内部工作机制,促进办案质量和信访答复工作效率提升。加强律师诉讼权利保障,规范和完善律师阅卷制度,完成制作电子卷宗879件1512卷,按期完成制作率达100%。尊重和保障律师的诉讼权利,共接待律师227人次。依法、及时、规范公开案件信息,向社会发布案件程序性信息1327条、重要案件信息88条、法律文书公开566份。

  南宁市公安局江南分局进一步推进“情指行”一体化合成作战机制体制创新,大幅提升打击能力,为案件发案数大幅下降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有效提升了辖区群众安全感满意度。截至11月5日,合成作战研判中心累计研判各类案件850起,抓获犯罪嫌疑人157人,成功破获“3·05”涉爆寻衅滋事案、“1·29”特大入室盗窃案、“吴世珊被诈骗案”“毛易涉嫌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案”等重特大案件。

  江南区司法行政机关扎实推进江南特色“枫桥经验”创新发展,联合南宁市公安局江南分局在福建园、江南、五一、亭子和沙井派出所打造派出所“警民联合”人民调解委员会,聘请7名专职调解员驻点开展人民调解工作,提升基层服务管理水平。与地铁公安分局在福建园地铁站建立南宁市首个地铁“人民调解委员会警民联调工作室”,实现“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的目标。在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建立“宜来调解工作室”,今年内共调解矛盾纠纷16件,涉及金额217.98万元,先后调解了邕江桥南溺亡案、沙井仁义粮油市场同租户合同纠纷等一批在社会面影响较大的案件。

  此外,江南区还全力推动司法救助工作,共审核通过司法求助案件29件,救助44人,发放求助金额66.07万元,政法服务便民惠民作用进一步彰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