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社区居民幸福生活的“邻里工程”
四川射洪以党建为引领开创小区治理新格局
本报讯(记者黎志飞 □张欢 李娟) 近年来,四川射洪市以党建为引领,积极探索城市基层治理方式、路径,聚焦居民小区这一城市“细胞”,着力推动治理重心下移,集中力量破解治理痛点堵点问题,打通了服务市民的“最后一米”。该市开展小区治理精细化服务,打造社区居民幸福生活的“邻里工程”,既提升了工作效率,又暖了民心,开创了城市小区治理新格局。
强化居民小区党组织工作,打造群众家门口的“小区管家”。推动党组织“触角”从社区下沉到小区、楼栋,辐射到户到人。开展居民小区党建攻坚行动,推动符合条件的居民小区全覆盖单独组建党组织,不断提升党的组织和工作有效覆盖面。截至目前,射洪全市354个符合条件的居民小区全部建立了党组织,实现党组织全覆盖,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延伸到城市最末端。
吹响红色“集结号”。射洪市健全小区党员示范体系,组织开展“亮身份、亮承诺、亮责任”活动,通过挂牌党员户、设立党员示范岗等形式,引导小区党员亮身份、作表率,传递党的声音、收集社情民意、调解矛盾纠纷,引导居民依法有序参与小区治理。
搭建多方参与的“红色联盟平台”。该市按照“一核多元、各方参与、协同联动”的总体思路,建立了居民小区发展治理的长效工作机制,同心发力下好城市基层党建“一盘棋”,建立健全了议事规则,完善了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召开小区联席会议,社区党组织书记、业主委员会、物业负责人、社会组织、居民代表、小区附近商家等多方“围坐”,听取收集居民业主意见、诉求,共同协商小区的“大事小情”。
建立共驻共建机制。实施“红色领航”,拓展党组织服务功能。射洪市依托小区联席会议,有效调动小区党组织和共建单位、小区商家积极性,构建组织联建、活动联搞、资源联用、服务联做的工作机制。通过阵地资源、项目资源、服务资源共享,联合开展结对帮扶、志愿服务、设岗定责等活动,让人民群众有了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创新依法治理机制。发挥小区党组织的组织优势,组织力量深入居民小区,采取座谈、走访、问卷等方式,掌握居民小区治理现状,找准堵点痛点,做好意见建议征集,分类梳理,形成需求清单和问题清单,建立工作台账。凝聚党员力量,整合社区、网格、各单位、居民业主、第一书记等各行业各部门资源,搭建互动平台,发挥各自优势,实现优势互补,共享资源。通过集体商议、群策群智,整合资源、汇聚力量,人人参与、共治共享,促进小区治理能力和水平进一步提升。
做好服务下沉,精准施策。射洪市积极培育志愿服务队伍,提升服务的“温度、广度、深度”,既注重统筹解决健身娱乐、环境绿化、设施完善等普遍性群众需求,又针对低保对象、留守老人、留守儿童、残疾人等特殊群体,重点开展小区志愿服务。目前,该市社会组织已累计组织活动志愿服务活动48次,服务人数800余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