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多地公安机关运用新科技破获一批命案积案

  原南京医学院强奸杀人案、福建三明杀害博物馆副馆长廖国华案、宁波抢劫杀害出租车司机案……12月9日,公安部在京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近年来全国公安机关运用新技术手段成功侦破5281起久侦未破的命案积案,有的案发时间最长达42年。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我国命案等严重暴力案件高发多发,但公安机关侦破能力和技术水平与现在相比差距较大。公安部刑事侦查局副局长童碧山说,“当时,虽然开展了大量侦查调查工作,但由于没有搜集到有价值的线索、没有检验出据以定案的物证,有的案件甚至无法确认受害人身份,使得一些案件未能侦破。”现在广泛应用于侦查破案的DNA技术,21世纪初在部分省市推广普及后,公安机关侦破案件的成效逐渐得以突显。

  反复排查

  侦破28年前奸杀案

  1992年3月24日,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原南京医学院(现南京医科大学)发生一起残忍杀害在校女学生的案件。案发后,南京全警动员、全市发动,抽调数百名精干警力组成专案组,连续数月开展大规模走访调查和摸排等工作。

  有民警回忆,当年誓师大会上,领导甚至还会现场抽点派出所所长考试,描述犯罪嫌疑人的排查条件——这是每位民警必须背下的。但受当年技术条件的限制,案件一直未能取得突破。

  28年来,女孩惨死的画面,不断刺激着南京一代代民警的神经。目前,当年案发时的民警,有的已经退休,有的将要退休,也有新生代民警补入,他们希望给被害人家属一个交代。

  多年来,受害人的母亲每年3月24日都会向公安机关询问案件侦破进展。直到2020年2月23日,南京警方发布通报,凶手落网。

  据公安部刑事侦查局局长刘忠义介绍,2020年以来,南京市公安局进一步加大对此案的攻坚力度,成立“3·24”案件侦破工作专班,明确“案件不破、人员不撤”的要求,全力投入新一轮案件侦破工作中。专案组多次召集历届专案组老同志参加案情研究会,回顾梳理当时侦查经过,并对当年120多本案卷逐一梳理分析,先后派出办案民警分赴浙江、江西、山东、四川等10余省,行程近2万公里,对重点人员开展多次深度调查,对过去未排查的重点人员,逐一进行技术排查见底。同时,不间断与本省及河南、安徽等重点省份相关单位进行沟通,分析研究案情。

  经过循环往复排查,2020年2月19日,专案组在徐州警方配合下,运用最新技术手段初步查明了犯罪嫌疑人线索。2月23日凌晨,专案组检验发现南京市玄武区麻某钢的DNA数据与现场物证完全一致,确认其具有重大作案嫌疑,立即将其抓获归案。经审讯,麻某钢对28年前在原南京医学院强奸杀人的犯罪事实供认不讳。目前,麻某钢已被一审判处死刑。

  童碧山透露,在今年的命案积案攻坚行动中,利用最新科技手段破获的案件数达到全部破案数的70%。

  25年前

  博物馆凶杀案检出新DNA

  1995年7月6日,福建省三明市将乐县博物馆发生一起凶杀案,在馆内值班的副馆长廖国华为保护国家文物,与入馆盗窃的歹徒英勇搏斗,身中31刀壮烈牺牲,馆藏文物、标本无一受损。廖国华的英勇事迹在社会各界引起强烈反响,先后被追认为“全国文物安全卫士”、“革命烈士”、福建省“见义勇为先进分子”。

  福建省公安厅刑侦总队政委陈重向民主与法制社记者介绍说,案发后,公安机关反复勘查现场,全面提取固定痕迹物证,开展侦查调查。但由于此案发生在深夜,没有目击证人,按照当时的技术水平没有检验出有价值的线索,案件一直未能侦破。

  在此后25年里,三明市和将乐县公安局历任局长都将侦破此案当做任内重点工作,累计投入500余名警力参与案件侦查,共排查相关人员3万余名,形成调查材料200余份。随着科技手段的发展,警方先后到部、省、市鉴定机构送检7次,一直努力寻求突破。当年参与案件侦办的民警,有的已经调整了工作岗位,有的已经退休,但他们心里都放不下这起案件。

  2020年,公安部部署开展命案积案攻坚行动以来,三明市、将乐县两级公安机关在全面梳理本地命案积案的同时,再次将本案列为重中之重,组织专家开展物证检验等各项侦查工作。办案民警运用最新技术手段,克服了案发时间长达25年、检材存在一定降解等不利因素,通过反复多次检验、不断调整方案,终于在多次检验失败的基础上,成功检验出新的DNA信息。

  随后,福建省公安厅刑侦总队立即组织多地公安机关全面开展排查,于2020年6月4日成功锁定并抓获犯罪嫌疑人陈某。至此,这起25年前的案件得以成功侦破。

  一代代办案民警的传承接力,最终告慰了烈士的英灵。

  重新比对

  19年前提取的痕迹物证

  2001年3月28日,浙江省宁波市三溪浦水库内发现一具男尸。经调查,受害人鲁某系杭州市一名出租车司机。2001年3月25日,鲁某驾驶一辆桑塔纳轿车离家,三天后其尸体在三溪浦水库被人发现,随身携带的手机、现金等财物被劫,鲁某驾驶的桑塔纳轿车也不知去向。

  案件发生后,宁波公安机关立即成立专案组,对杭州、宁波两地的有关线索进行全面调查,但由于当时技术条件限制,一直没有突破。

  2002年9月25日,专案组民警在宁波找到了受害人鲁某的桑塔纳轿车。经调查,2001年3月底,一男子以4万元的价格将该车典当出售,但人员身份和车辆资料均系伪造,案件再次陷入僵局。

  全国命案积案攻坚行动中,宁波警方运用最新科技手段,对当时现场提取的痕迹物证进行重新比对。通过大量细致的排查比对工作,成功比对出犯罪嫌疑人林某,并于2020年7月9日将其成功抓获归案。经审讯,林某如实供述了19年前伙同马某、张某两人抢劫杀害出租车司机的犯罪事实。目前,此案三名犯罪嫌疑人均已被依法逮捕。

  命案是危害最严重的刑事案件之一,公安机关对侦破命案历来高度重视。童碧山表示,一旦发案,各地公安机关都会调集最强的侦查力量,全力以赴开展案件侦破。通过多年来的持续努力,我国现行命案破案率于2019年达到99.8%,在世界范围内处于一流水平。

  科技为攻克命案积案提供条件

  随着命案发案持续下降,特别是近年来科技手段快速发展,命案侦破机制日益完善,公安机关也具备了攻克命案积案的有利条件。

  “比如指纹技术,在2000年之前基本都是手工比对,效率太低,难以实现大范围比对排查。2000年后,逐渐推广普及计算机自动比对技术,2016年出现了人工智能深度学习算法,比对效能大大提升。”童碧山说,下一步,公安机关将进一步加快科技手段建设应用,破获更多的命案积案,最大限度回应人民群众的期待要求。

  据了解,此次全国命案积案攻坚行动将最新技术手段充分应用到案件侦破中,加强信息化和刑事技术建设应用,全面整合数据资源,建成了功能强大的各类信息系统,成功检验出新证据、发现了新线索。

  刘忠义表示,公安机关全面梳理命案积案痕迹物证,科学设计检验方案,利用DNA新技术、指纹新算法等新技术手段,全面复核复检痕迹物证,对疑难复杂物证由部、省两级公安机关直接承担检验任务,明显提高了检验成功率,突破了以往解决不了的难题。同时,部、省两级公安机关组织大批专家对疑难案件研究会诊,并通过组织技术会战打通壁垒、资源共享,结合大数据分析等手段,侦破了一大批仅靠本地力量无法侦破的案件。尤其是对案情重大复杂的案件,公安部直接挂牌督办,集中优势资源重点突破,取得了明显成效。

  刘忠义介绍,在侦破方法上,公安部全面总结2016年以来组织侦破的山西绛县杀害女学生案、贵州凯里杀警抢枪抢劫杀人案等多起重大疑难命案积案经验做法,提炼出一整套可复制可推广的工作方法,并在全国作出了部署。

  刘忠义说,为最大限度提高缉捕工作效能,公安部目前建立了立案地、户籍地、研判地、潜藏地一体化联合追逃的工作机制。“此外,选择北京、广东、山西、甘肃等地开展多项试点,成功探索出组织实施命案积案攻坚的一整套经验做法,为攻坚行动顺利开展打下了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