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中阶段教育即将实现基本普及

“十三五”时期我国基础教育普及水平跃上新台阶

  本报讯(记者任文岱) “经过五年努力,在义务教育全面普及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了义务教育巩固水平和学前教育、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水平,全国共有中小学(幼儿园)51万所,在校(园)生2.26亿人,即将圆满完成中央确定的普及收官交账任务,基础教育历史性地解决了‘有学上’问题。”日前,教育部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十三五”时期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发展成就时,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司长吕玉刚表示,我国教育公平实现了新跨越,正在乘势而上,向更好地实现人民群众‘上好学’的愿望迈进。

  据了解,截至2019年底,我国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94.8%,比2015年提高了1.8个百分点;截至2020年11月30日,全国义务教育阶段辍学学生由台账建立之初的约60万人降至831人,其中20万建档立卡辍学学生实现动态清零,为实现2020年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5%的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

  吕玉刚介绍称,在学前教育方面,我国依法依规开展城镇小区配套园治理,全国已完成配套园整改1.95万所,新增普惠性学位400多万个。截至2019年底,全国公办园达10.8万所,比2015年增加了3.1万所,普惠性民办园达9.5万所,比2016年增加了3.7万所(2016年开始统计普惠性民办园相关数据);全国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83.4%,比2015年提高8.4个百分点;普惠园覆盖率达76.01%,比2016年提高8.7个百分点,有效缓解了“入园难、入园贵”问题。

  在普通高中方面,即将实现基本普及。据介绍,2017年,我国组织实施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攻坚计划,并与10个普及水平较低的中西部省份签署了普及攻坚备忘录。中央设立专项资金,加大普通高中改造计划实施力度,重点支持中西部省份贫困地区普通高中改善办学条件。截至2019年底,全国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89.5%,比2015年提高了2.5个百分点;全国已有28个省份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超过90%,其余3个省份今年也将实现90%的普及目标,由此今年全国及各省份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均能够实现90%的普及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