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六盘水市法学会力抓“三性”促发展

  本报讯(记者刘国彬 □王艺涞) 近年来,贵州省六盘水市法学会牢抓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建设,推动法学会各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切实促进了地方的和谐稳定。

  首先,牢抓“政治性”这个根本,严格按照省委、市委脱贫攻坚和疫情防控工作部署,组织干部职工进村入户开展“青年普法志愿者法治文化基层行”活动,积极助力全市脱贫攻坚工作。今年新冠疫情发生以来,六盘水市法学会第一时间制定发布了《六盘水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法治宣传教育手册》和《关于号召全市法学会会员、律师积极参与疫情防控和平安建设的倡议书》,动员全市广大法律工作者组建“政法冲锋队”,深入一线,积极参与抗疫工作。

  其次,牢抓“先进性”这个核心,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充分发挥学会职能作用,努力挖掘培养优秀法律人才,积极参与地方立法调研、拟定地方性法规等工作。同时,还针对一些重大案件,及时组织法律专家进行研究,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方案,为相关部门决策提供了法律参考。在法学研究方面,则将重心放在一些痛点、难点、热点问题上,并先后形成了270余篇优质文章,其中《中国传统文化蕴含的法治精神》《从立法层面浅析重大疫情期间公民权利保障问题》两篇论文分别获得首届“法治中国·文化·艺术论坛”优秀奖和2020年“泛珠三角法治论坛”二等奖。另外,开展“双百”活动、青年普法志愿者法治文化基层行、法律咨询服务等活动总计达700余场。

  最后,牢抓“群众性”这个关键,全面推进县级法学会建设,制定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县级法学会建设实施方案》,使县级法学会机构建设得到了扎实有效地推进。同时,不断创新服务方式,始终坚持“服务跟着会员走、维权跟着需要走、帮扶跟着困难走”这一原则,积极引导法学会会员开展“上门服务”及“爱心服务”活动,尽力为群众提供方便,切实帮助群众解决实际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