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影响分析技术指南印发

为经济、技术政策制定者提供参考

  本报讯(记者李卓谦) 近日,生态环境部印发《经济、技术政策生态环境影响分析技术指南》(试行)(以下简称《指南》),为经济、技术政策制定者在分析政策生态环境影响方面提供参考。

  《指南》从环境质量、生态保护、资源消耗、应对气候变化等四个方面构建了较为全面的指标体系。针对具有潜在重大不利生态环境影响的政策内容,分析其影响范围和程度,预警可能引发的生态环境风险,通过优化政策内容、完善保障措施和制度,从源头降低生态环境影响,防控生态环境风险。针对促进生态环境保护、改善环境质量的政策内容,通过提高保障措施和制度的有效性,推动政策落地实施。

  《指南》包括七部分内容。一是确定经济、技术政策生态环境影响分析的适用范围;二是确定政策生态环境影响分析的工作流程;三是提出政策分析内容及步骤,即政策要素解析,相关政策回顾性分析,政策与党中央、国务院相关决策部署的符合性分析等;四是提出“初步识别”的内容及推荐方法,建议从环境质量、生态保护、资源消耗、应对气候变化四个方面梳理政策生态环境影响,推荐采用快速、定性分析方法识别政策是否存在重大生态环境影响;五是提出“影响分析”的内容及推荐方法。推荐采用列表法分析政策直接、间接及累积性生态环境影响的范围和程度,结合不确定性分析预测存在的生态环境风险;六是提出保障措施及制度分析的内容和步骤;七是明确结论与建议。

  生态环境部表示,目前政策生态环境影响分析处于初步推广阶段,下一步将选取典型省份、典型政策领域作为试点,推动开展政策生态环境影响分析工作,在试点基础上逐步完善技术方法体系,建立政策生态环境影响分析案例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