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影涅槃育新机 法宣创新开新局


——首届中国法治微电影展组委会秘书长洪少宁就影展相关事项答记者问


  记者:为什么举办法治微电影展,它的背景意义何在?

  洪少宁: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法治建设,中国的法治建设成就举世瞩目。作为法治建设的重要基础,习近平总书记对法治宣传高度重视,明确强调法治宣传要创新宣传形式,注重宣传实效。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提高全民族的法治素养和道德素质,就要加大全民普法力度,加强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树立宪法法律至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法治理念。进入新时代,面对新情况,相较以往,法治普法宣传在思想认知、思路理念、宣传内容、受众群体、传播手段等宣传要素方面,都有了很多新变化。要顺应新变化,适应新需求,就要以创新求破题,以创新求发展,以创新求实效。

  首届中国法治微电影展,创造性地将法治文化、法律法学、微电影艺术、互联网及终端应用及相关前沿科技等实现跨领域有机融合,开辟了普法宣传新形式、新窗口、新平台。积极探索以法治微电影的形式,来记录、表现和再现全国各地和厦门市、思明区在法治进程中丰富多彩的理论思考和富有成效的实践成果,讲述和传播昂扬向上的法治主流正气和法治核心价值,进一步弘扬和涵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精神,增强社会各界各领域学法、用法和司法的法治文化自信、法治文化自觉和法治文化自律。为“三位一体”的法治建设,为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全力助力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构建“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等,营造浓厚法治文化氛围,夯实最广泛的群众法治文化基础。


  记者:法治微电影展顶层设计方面创新性的自有特色有哪些?

  洪少宁:迈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赶赴前所未有的新冠疫情大考,我们唯一的抉择,就是在危机中育新机,在变局中开新局。本届影展致力“恪尽初心使命”“探索五重意义”“构建多项自有特色”。

  “恪尽初心使命”主要是提出了主题口号“疫火重生,微影涅槃”,即脱胎换骨式的创新创造,提出打造“法治久安、法影天下”的影展自身文化内核;打造“呼应紧扣时势、先进紧扣标杆、奋进紧扣合力”的三个总体特点和业界“权威公正、专业敬业、创新创造”的三个专业特征。以微光影传播法治最强音,以微艺术讴歌法治最美事,以法治微电影助力伟大事业在法治化轨道上一往无前、行稳致远。

  “探索五重意义”即时事政治、法律法学、民生保障、产业新态和机关表率这五重意义。“多项自有特色”则具体体现在:一是在办展理念方面,提出‘影展共同体’,积极探索上级和基层、机关和院校社团企业等多层级、多部门、多领域共筑合力携手办展、融合发展;提出“跳出电影谋电影”的融合发展思路理念;既重视影展本体价值,又重视其溢出价值。二是在社会担当方面,紧扣时政,以影展同步助力法治建设和依法治理、助力经济社会发展、助力呼应时政时势。三是在整体设计方面,着力前瞻远见、创新创造,缜密严谨的体系化设计。四是在技术要求方面,提出要以大电影的要求和标准来创作微电影。五是在作品表现方面,注重参展影片挖掘和讲述真实的人、事、物的“真实改编率”不低于参展影片总量80%的创作要求。六是在作品征集方面,特别提示制作单位、制作团队要落实好“严格遵纪守法、严肃意识形态、抓牢安全生产、做好疫情防控、维护社会公德、注重洁身自好、重精品拒庸俗”这七项主体责任。特别倡议要从微电影角度出发,积极探索搭建“影”企、“影”人合作的桥梁平台纽带,千方百计、全力助力企业特别是广大中小微企业和创业、择业群体振奋精神,共渡难关,向好发展。七是在作品题材方面,在广度、宽度和深度方面,将探索进行较大幅度的拓展,具体在下面的问题中会细化阐述;将设置依法防控疫情特别单元等。八是在当前疫情防控常态化形势下的影展办展方式,探索采用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在发布会、闭幕式等环节,糅合运用新科技、新手法、新“玩”法。


  记者:请您谈谈如何运用大电影的要求来创作微电影这个全新的思考和探索?

  洪少宁:微电影展虽然是“微”,但决不意味着可以“少”。坚持“微影不减配,比肩大电影,减费不减质”的总体要求,可以把这种要求,具体看成微电影是大电影的精华浓缩版。浓缩什么,浓缩大电影的主题创作思想和价值导向,浓缩大电影的完整生产制作流程和评价评估体系,浓缩大电影的经典场景镜头,浓缩大电影的精彩台词旁白等。当然,本届影展依然乐见微电影的大众性和非职业性。


  记者:请谈谈影展参展作品的主题内容范围。

  洪少宁:作品征集范围,大致有这几方面,其中最重要最根本的是学习宣传、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全面依法治国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其他方面则分别为:掌握两个属性范畴即广义法治与狭义法治。掌握三个时空维度即中国法治的现实思想、思考与实践成果;中国法治优秀历史文化思考与实践渊源;中外法治理论与实践的交流互相鉴定与合作共识等。涉及三大方向领域即国内法、党内法和国际法。明晰法律法规的几个梯次层级效力,以及常见的几大基本分类类别等。而在素材情形方面则丰富多彩,包括但不限于认真学习、全面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及重要法治思想的具体思考和实践;立法的过程和成果;学习宣传、掌握遵守、运用行使宪法、民法典和其他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依法防控疫情;党委政府依法行政依法决策;政法各单位司法实践;院校社团学术法律法学研究;法律服务机构和个人的法律服务;国际法律交流合作或者磨合碰撞;全民学法守法用法;其他法律法学行为等。


  记者:谈谈影展评奖的基本原则?

  洪少宁:评奖基本原则是“坚定站位,明确导向;恪守三公,清廉奉公;专群结合,人民至上;注重精品,宁缺毋滥”。

  首先要坚定政治站位,就是要毫不动摇地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及重要法治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领会、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法治宣传要创新宣传形式,注重宣传实效的重要指示精神,关于法治文化、关于文艺工作、关于电影发展的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落实意识形态责任制各项要求,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正确导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理念。坚持公开、公正和公平的原则,注重培育和挖掘精品,注意排斥和拒绝庸品等等。


  记者:本届影展的配套活动有哪些?

  洪少宁:包括但不限于巡展、论坛、培训等。巡展方面,我们将联合国内多家机构举办中国法治微电影展优秀作品全国巡展,巡展可以走进高校、走进中小学、走进社区、走进农村等。论坛方面,探索举办中国之治网络法治影视年度论坛和其他相关论坛。论坛具体课题应该密切结合时政热点、深接地气、具操作性。在配套纪念方面,探索发行纪念邮票、邮册、首日封等。制作发行影展及参展作品的工艺类及生活类纪念品等。


  记者:谈谈举办影展和地方发展如何深度结合?

  洪少宁:法治微影展将通过参展作品,来助力提升地方的法治美誉度,再现和表现其发展成果等。努力使法治微电影展成为不可或缺、不可替代、不可忽略的卓有成效的大众普法宣传的新形式,展示各地各领域法治建设成果的新平台、助推法治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新引擎、实现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奋斗目标的新抓手等。

  法治建设是高素质厦门的重要构成,法治文化是高颜值厦门的内在之美。日前,厦门市荣获首批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称号,正在进一步提振精气神,向着“岛内大提升,岛外大发展”的宏伟战略目标砥砺奋进、依法推进。厦门市中心城区的思明区,是当年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和金鸡百花电影节等重特大国际国内活动的主要和重要举办地。近年来,在各级重视支持和全区上下共同努力下,思明区取得了经济社会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显著成效,依法治区和法治建设稳步前行,法治文化日益繁荣。当前,思明区正奋力破解发展进程中瓶颈问题的“思明之问”;确立了打造最具安全感城区、法治中国典范城区和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示范市先行区的奋斗目标,正全力构造最优法治化一流营商环境的“法治思明”,正继续发挥着中心城区法治文化建设中流砥柱,和普法宣传创新引领的基石梁柱的重要作用。

  我们希望通过影展及参展作品,通过影展期间拟策划开展的“法律智库谋思明、法律人才聚思明、法律名门起思明”等系列配套活动,在思明汇聚起法治微电影的磅礴力量,为全国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各地区各领域实现高质量发展,为全力助力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全力助力双循环新发展格局而不懈努力、探索打造和提供厦门模板和思明模式而贡献出思明的智慧和力量。


  记者:谈谈如何融合发展?在确保影展自身本体价值的同时,重视其溢出增值价值?

  洪少宁:在融合发展方面,就是要以影视为中心,博采众长、兼收并蓄;兼益各方,为“影”所用。在溢出增值价值方面,影展和参展作品本身应完全体现公益,但是不会排斥对影展和参展作品进行二次元以上文创产业开发。建议在严格遵纪守法前提下,主动探索创新,主动跨领域融合,主动顺应市场需求,遵循市场规律,激励市场主体,激发市场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