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心抗疫情 竭力护平安

——广西壮族自治区未成年犯管教所(邕州监狱)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纪实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广西壮族自治区未成年犯管教所(邕州监狱)认真落实自治区党委、司法厅、监狱管理局部署要求,高度重视,严密组织,抓紧抓实抓细疫情防控各项工作。全所(监狱)警察职工凝心聚力,攻坚克难,实现“疫情零感染”“舆情零炒作”“疫情零输出”的“三零”目标和“三防一安全”目标,疫情防控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监狱保持了持续安全稳定。


  党建引领 科学防控 坚决把疫情阻挡在高墙之外

  面对严峻复杂的疫情防控形势,未管所(邕州监狱)党委注重发挥党建引领作用,通过在监管区内成立临时党支部和临时党小组,统筹协调指挥疫情防控及监管改造各项工作,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让党旗高高飘扬在疫情防控第一线。

  靠前指挥,充分发挥领导干部的头雁作用。疫情防控阻击战一打响,未管所(邕州监狱)第一时间成立以党委书记韦鹏辉为组长,所(监狱)其他领导为组员的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研究和部署疫情防控措施,督促指导疫情防控各项工作。所(监狱)领导干部率先垂范,充分发挥头雁效应,深入一线指挥,一线作战,一线破难,坚强有力地领导全所(监狱)上下坚定信心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在早期疫情防控的严峻时刻,该所(监狱)采取了1/3以上领导参与监内封闭执勤,1/3领导参与封闭隔离备勤,其他领导在机关统筹协调的领导指挥工作模式,真正实现了带头冲锋陷阵,指挥部署及时,确保战“疫”成效的良好局面。

  同时,按照自治区司法厅、监狱管理局对疫情防控工作的要求,坚持“五个不放松”,前移监狱防疫关口、做好警察职工管理、抓好日常行踪摸排、宣传树立“战时”纪律意识、与合作医院建立检测机制、做好后勤保障和心理疏导等,抓实抓细疫情防控工作。通过“三个区分”和“五个下功夫”,深入推进深化监狱管理和队伍建设大整顿活动,推进监狱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提档进位。

  强化组织,以党建推动防疫工作有效落实。疫情防控期间,未成年犯管教所(邕州监狱)针对分批封闭管理的执勤模式,在每一批封闭管理警察职工当中成立临时党支部和临时党小组,切实加强对各项工作的组织领导,同时,坚持政治引领党建先行,扎实开展“三个一”活动,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扎实推进疫情防控工作。一是开展一次以“疫情防控教育学习”为主题党日活动。在监内封闭执勤的监狱领导分别到各个临时党小组组织党员警察学习党中央、司法部、自治区、厅局党委对疫情防控工作的部署要求,并围绕监狱如何开展防控进行讨论,提高党员警察政治意识和政策理解水平,增强队伍凝聚力。二是开展一次“我是监狱警察 疫情防控有我”主题实践活动。监内临时党支部通过拍摄党员警察工作生活视频,编辑成视频短片展播,让执勤警察“既当演员又当观众”,鼓舞警察连续作战的精神斗志,增强队伍战斗力。三是每日开展一次监狱长视频点评活动。每日6点前,该所监狱长在监狱指挥中心利用视频,对当日监内警察执勤情况进行点评小结,肯定成绩表扬先进,指出问题提出意见,激励党员警察冲锋在前、扎实工作、勇于担当,坚定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必胜信心。



  制度保障 群防群控 筑牢疫情防控铜墙铁壁

  疫情防控期间,该所(监狱)防控办主动作为,及时制定防控工作方案,明确责任领导、责任部门、责任人,确保工作不乱、有序开展。

  根据部、厅、局下发的各类文件及每一次上级会议精神,认真解读,及时研判,先后拟定下发了《广西未管所(邕州监狱)预防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工作方案》《关于做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防控工作方案》《防疫封闭隔离期间监门管理规定》《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防控隔离期间管教工作方案》等有关工作方案、文件共200余份,并且印发《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纪实》和《新冠肺炎防控工作指南》。

  织紧织密外防输入、内防输出的“防疫网”。坚持警察职工外来人员一律进行体温测量工作,设立发热隔离房;坚持将监内执勤警察每日快讯,隔离备勤警察每日快讯、监外实际情况三地结合,每日召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会议;坚持所(监狱)领导24小时值勤值班工作和每天向局指挥中心报告疫情、狱情情况制度;严格做好摸排工作,每日对在职警察职工、离退休人员、小区住(租)户、家属朋友共5000多人进行疫情排查。一是严格“防输入”疫情。严格警察职工疫情排查,做到情况明、底数清,重点对从疫区返回的工作人员和密切接触者进行隔离观察。入监执勤警察必须进行核酸监测、CT检测等健康体检,严防带病进入监内。严格按照“四个一律”和“五个摸清”工作要求,落实疫情输入排查尤其是境外疫情输入防范工作。二是做到“六个暂停”,严控罪犯外出就医。当日值班领导做到“三个亲自”,车辆进监做到“四个固定”。对新收罪犯严格按照司法部的统一要求进行核实接收。落实“内防扩散”要求。罪犯以楼层为单位活动,实行区域网格化管理,暂停大规模集体就餐、集体训话、文体活动和跨监区活动。三是严防“离监输出”。所有刑满释放罪犯,均严格落实隔离观察14天以上,且进行体检、测温、核酸检测、CT检查、当地卫生防疫机构危险性评估等确认健康后才予以释放。

  建立联防联控专班,筑牢疫情防控铜墙铁壁。疫情发生以来,未管所(邕州监狱)积极主动向广西南宁市青秀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挥部进行汇报,把该所(监狱)纳入青秀区疫情防控工作统一调度范围,抽调10名警察职工对疫情排查管控工作进行专班负责,明确分工,设立了数据中心和片区责任人,构建警察职工、生活小区楼栋长共同管理的网格化管理模式,做到与地方政府抗击疫情共防控、信息收集共排查、防控知识共宣传、疑似病例共送诊、隔离措施共监督、网格化管理共执行、小区治安共维护、物资供应共分发、住户诉求共解决。与青秀区政府联合管理疫情封闭管控小区、派出警察与派出所警察轮流对小区开展治安巡逻、主动配合青秀区政府、社区做好小区住户基本生活保障工作,与地方政府共同筑牢了疫情防控的铜墙铁壁。


  选树先进 做好暖警工程 进一步提升队伍战斗力

  战“疫”打响以来,为严防疫情输入,全力确保监狱安全稳定,全所(监狱)警察闻令而动,迎难而上,舍小家顾大家,发扬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的优良作风,投入到艰苦卓绝的封闭隔离备勤执勤轮转工作中。在一批又一批的隔离备勤和封闭执勤中,他们发扬不怕苦不怕累、不畏艰险连续作战的精神,冲锋在前,勇于担当,主动作为,坚守岗位,忠诚履职,圆满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用行动践行人民警察的初心和使命。

  为“逆行英雄”喝彩活动。3月23日,未成年犯管教所在监管区门口,举行为“逆行英雄”喝彩活动,迎接完成封闭管理任务的执勤警察职工。所监狱领导及警察志愿者们,以及20多名家属,一起向战“疫”英雄致敬,用鲜花迎接他们顺利凯旋。这是多批次封闭管理警察换防的一幕。封闭管理警察克服困难、连续作战,顶住压力、勇挑重担,冲锋在前、不辱使命,圆满完成了封闭执勤任务,捍卫了监狱安全稳定的坚固城墙,为监狱疫情防控贡献了力量。所党委书记、所长韦鹏辉代表监狱,对他们的英勇表现给予高度赞扬,向他们的辛苦付出致以崇高敬意,号召全所警察职工发扬“逆行英雄”的精神,保持旺盛精力和昂扬斗志,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继续维护监狱安全稳定,夺取抗击疫情的最终胜利。

  做好暖警工程,进一步提升队伍战斗力。一是选树先进典型。广泛开展“抗疫”之星、红旗党小组评选活动。在一线警察中火线发展党员、晋升职级,对先进典型予以通报表扬。二是以临时党支部为中心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主题活动。举办了“五四”青年座谈会,“读习语金句”分享会,战“疫”人物宣讲会,教导员、监区长、科长论坛,“疫情防控教育学习”主题党日活动及“党员是旗帜抗疫当先锋”系列微党课等10余个主题活动,进一步振奋精神,鼓舞干劲。三是出台上门服务、火线提拔、火线入党、慰问等十二大关爱措施,成立志愿服务队,对监内封闭执勤的警察开展一对一志愿服务,为警察职工解决了困难。

  加大纪律监督力度,强化警察执行力。充分发挥监察督导小组工作职能,结合“深化监狱管理和队伍建设大整顿”活动,加强执纪问责,对疫情防控工作责任落实不到位、工作不认真细致,造成防控不力出现失控后果的,依照规定予以处理。严格警察职工离开监狱驻地外出审批手续,做好清明、“五一”假期警察职工行踪轨迹的摸排掌控工作。凡是外出参加了集体活动的一律居家隔离14天并核酸检测阴性后才能参加封闭备勤和正常上班。



  主动作为 积极谋划 深入推进实战大练兵

  在进入疫情防控常态化模式后,未管所(邕州监狱)党委乘势而上,主动作为,积极谋划、深入推进警察实战大练兵及罪犯教育改造工作,确保监狱各项工作在疫情防控形势下,实现科学发展,提档进位。

  全面推动岗位练兵素质强警工作。为了做到防疫练兵两不误,该所(监狱)成立了以所(监狱)党委书记、所(监狱)长为组长,政委、公司总经理为副组长,其他党委委员为组员的警察岗位业务技能培训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学习培训办公室,研究制定培训方案和计划,收集学习资料和内容,撰写学习教案、落实教员培训,并进行督促检查。

  提前制定练兵方案。5月份,印发《广西未管所(邕州监狱)2020年疫情防控期间警察业务技能培训实施方案》,方案明确以监管安全稳定为首要目标,以提升监狱执法能力为重点,立足岗位,突出实战,坚持干什么训什么、缺什么补什么,以用促学,以学促练,强化政治担当,增强业务素质,提升岗位技能的目标任务。培训内容主要围绕警体技能和岗位业务两大练兵内容,在常态化开展政治理论学习的同时,开展体能训练和基本礼仪训练,重点在突发事件防范和应急处置基本知识培训及训练,突出警体实用技能训练,开展各个项目的训练。

  科学安排培训内容及方式。针对当前采取隔离备勤执勤警务模式的工作实际,该所(监狱)各有侧重地安排隔离备勤期间和隔离执勤期间培训练兵的内容和方式。备勤期间,重在开展政治理论、警体技能、岗位业务知识培训,以讲授、讨论及训练为主;执勤期间,侧重进行业务技能实际操作、应急预案演练的培训和考核。岗位业务知识培训突出实战实用原则,涵盖警察体能、实用技能等10个方面内容。

  落实培训教员及器材。所(监狱)落实带队领导负责,安排18名有经验、善讲解的业务部门领导或监区领导进行授课。由所(监狱)分管培训的领导亲自安排教员根据授课主题,多方面征集意见、收集授课内容,撰写教案,并进行审定。各授课教员提前学习准备、仔细查阅资料,准备大量的制度规定、案例资料等,对相关业务深入认识体会,积极做好授课准备。所(监狱)及时安排好培训的器材,包括单警装备、训练用垫,以及投影仪、音响及电脑等相关用具。



  创新发展 塑造新人 提高教育改造质量

  坚持推行教育改造社会一体化。根据未成年犯原有文化程度、刑期和入所时间参差不齐的情况,对他们的入学、编班、考试等以及教员的教学任务、纪律要求、质量考核等都予以规范,完善各项教学制度,强化教学管理,充分利用电化教育、多媒体教育等现代化手段开展教育。突出于普法知识教育、心理健康教育, 注重于寻求真、善、美的成语、小故事、励志名言等情感教育。以学分制为载体,将“入出监教育”“三课教育”“罪犯兴趣活动小组”等有机融合,设立必修课和选修课,明确学时和学分标准,建立罪犯学籍,并且运用奖惩机制,将罪犯修课、获得学分情况与计分考核、年终评审、刑事奖励挂钩,充分调动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制作完善罪犯教育改造社会一体化手册,建立动态调控机制,并在罪犯刑释后对接当地司法局和社区,实行“全程跟踪”。

  坚持常态化开展未成年犯特色教育。针对未成年犯正处于青春期,思想不成熟、不定性的特点,常态化开展情商教育。在日常教育中,纳入如何管理的情绪等等内容。精心选编典型案例,排练成情景剧进行演出,通过情景剧更直观开展教育。坚持培育未成年犯感恩情怀、增长感恩文化知识,常态化开展以“知恩感恩报恩,悔罪改过新生”为主题的系列感恩教育,组织开展自制一张贺卡、写一封感谢信、发一条感恩短信、打一个感恩亲情电话的“四个一”恩情传递活动,激发他们感恩父母,感恩他人,感恩社会的意识。精心挑选以宪法、刑法等法律法规重点章节进行常态化普法教育;挑选未成年人犯罪典型案例,以案说法等多形式开展普法专题活动。

  坚持心理矫治工作,培养罪犯健全人格。建设完善心理健康指导中心,加强监狱专职辅导员、监区心理健康辅导站、罪犯心理互助小组等心理健康教育三级网络建设。结合不同刑期、不同犯罪类型、不同心理问题的罪犯群体,定期开展罪犯服刑中期分类团体心理辅导活动、开展罪犯改造质量评估与心理测试工作,注重测试与评估结果的运用,提升罪犯个别化矫正方案的科学性、针对性。同时,加强警察对罪犯的个别谈话教育,落实“十必谈”制度,在教育中因人施教,以情动人,以理服人,对有严重心理痼疾的,挂牌督战攻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