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提升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 打造平安承德新格局
“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提出的目的在于通过发挥市一级的统筹协调以及资源和技术优势,更为有效地应对城乡区域发展过程中各类新型社会矛盾风险的挑战,从而真正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中央政法委批准的全国第一期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城市中,承德市是河北省的6个试点地区之一,因此,全面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建设是承德市当前一项重要政治任务。
坚持党对政法工作的绝对领导
构建平安建设领导体系
承德市委市政府始终坚持将社会治理、平安建设纳入全市发展规划,统筹安排、同步推进。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撤销后,即成立由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和第一副组长,市四大班子相关领导任副组长,65个相关部门主要领导为成员的平安建设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委政法委,办公室主任由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兼任。市委制定出台了《关于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实施意见》《关于坚持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进一步加强和创新基层社会治理的实施意见》等文件,通过建立党建与社会治理深度融合,党组织嵌入各类社会基层组织的党委领导机制;完善市级统筹主导、县级组织实施、乡镇(街道)抓好落实、村(社区)源头治理的政府负责机制;搭建信息化议事平台,完善网络民意收集互动的民主协商机制;发挥行业协会自律功能,健全常态化、规范化的政企沟通和市场主体履行社会责任的激励约束的社会协同机制;健全志愿服务保障、举报奖励、公益反哺、以奖代补,网格员、人民调解员等与社会志愿者队伍融合发展的公众参与机制。构建党建引领、多方参与、良性互动的社会治理组织体系,形成了问题联治、工作联动、平安联创的工作格局。尤其是在历次乡镇机构改革中,市委始终坚持在乡镇街道党委设置专职政法书记。截至目前,全市218个乡镇街道党委全部配齐专职政法书记,并制定出台了《承德市乡镇(街道)政法书记工作职责》《承德市乡镇(街道)政法书记工作机制》。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
强化平安建设基础工作
承德市委市政府始终把平安建设作为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理念的具体行动。通过组织实施维护国家政治安全、防范化解社会矛盾、心理服务疏解干预、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公共安全防控保障等五项工程,群众安全感连续五年位居全省首位。特别是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开展以来,依法打掉了一批黑恶势力犯罪团伙,查处了一批黑恶势力“保护伞”,以实际战果赢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支持。在2019年省组织的群众总体安全感测评中,承德市以92.08%位居全省设区市第一。立足坚持和发展“枫桥经验”,创新社会治理模式。以“一村一名法治副主任”“法官进社区”“民主法治示范乡村”建设为抓手,打造“三社联动”(社区、社会组织、社会工作)和“四抓四创”(抓党建引领,创“四级同责”;抓共建共享,创“四治融合”;抓综合治理,创“五小同治”;抓基础工程,创“四有同建”)等有承德元素的特色工作,成为平安建设的亮点,经验做法在国家和省级刊物刊发。特别是承德市创新实施的社区“四小服务”(提供小方便、记好小台账、办好小事情、解决小问题)工作法被民政部评为全国优秀社区工作法。
坚持走专群结合的群众路线
夯实平安建设群众基础
承德市十分注重培育富有地方特色和时代精神的新乡贤文化,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实施“道德典型+乡风文明”工程。在村(居)积极倡导孝文化。设立孝心养老理事会,教育和督促子女履行好赡养、照顾老人的义务。开展“孝行感恩”亲情活动,创新形式,把孝文化融入百姓生活。不断壮大群防群治工作队伍。综治专管员、人民调解员、治安信息员、治安中心户长、应急处突队伍、平安志愿者总数达15.5万人,万人拥有量为415人。制发《承德市社会心理体系建设实施方案》,构建机关、院校、县(市、区)、乡镇(街道)心理网络体系和心理咨询师专家库,截至目前,建立乡镇街道标准化心理咨询室218个,村(社区)2641个。2019年全市未发生“三失”(工作失业、心理失衡、情感失意)人员个人极端案事件。依托各级综治中心,建立人民调解、专业调解、司法调解为一体的多元化解中心,推行“第三方”调解机制,实现“一站式”多元化解服务管理、专业性矛盾纠纷化解、诉调对接三个平台全覆盖。2019年,全市各级调解组织共调处化解各类矛盾纠纷18805件,调成率96.6%,未发生重大“民转刑”案事件。
坚持以信息化智能化为支撑
提升平安建设智治能力
承德市加快推进“智慧城市”和国家重点支持的“雪亮工程”建设,实现“全域覆盖、全网共享、全时可用、全程可控”,及时发现征兆、判断走向、推演处置,提升防范化解社会风险的能力。全市有11个县(市、区)、218个乡镇(街道)、2641个村(居)按照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标准完成了建设。199个乡镇(街道)、162个村(社区)实现了视联网互联互通。省确定的1个县级综治中心(平泉市综治中心)、10个乡级综治中心示范点进一步巩固提升。配备综治专管员2641名,配备手机App并进行了实战应用培训,实现网格员(综治专管员、治安信息员、普法宣传员、纠纷调解员)全覆盖。依托“雪亮工程”等基础建设,将各级综治中心打造为汇聚研判社会治理信息、整合社会治理资源、创新社会治理方式的工作平台,最大限度集成社情、警情、案情、舆情等数据,推进“互联网+政法服务”建设,把窗口服务移到网上、连到掌心,为社会和群众提供更多元、更便捷、更精细的服务。
承德市连续四届16年获得“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秀市”称号;两次获得代表综治工作最高奖项的“长安杯”。特别是近年来,在河北省平安建设考评中,第三方测评群众总体安全感连续五年位列全省第一。
(作者系河北省承德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