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晋:一位下沉社区抗疫党员的小事大爱

“抗疫记忆”系列报道之二

  “随着疫情防控的常态化,我们下到社区开展服务也已经常态化。上半年防疫,之后又是防汛,我们的党员干部和社区群众一起守大堤、保安全,同时为社区群众排忧解难,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不久前,记者在武汉向湖北省法学会办公室副主任周晋提及她的武汉抗疫经历时,她这样告诉记者。

  回忆今年上半年的疫情防控,这位在疫情形势最严峻之时身处一线工作的女党员讲述了她的抗疫故事。


  “我就是您的亲人”

  疫情发生后,周晋的丈夫在单位连续70多天参加应急值守,照顾一家老小生活、辅导正处于高三的孩子学习等家庭重担全落在了她一个人肩上。

  一般情况下,夫妻双方有一方在参加抗疫工作,另一方可以居家办公兼顾家庭。但是,在单位发出党员干部就近下沉社区的号令时,周晋首先想到自己是一名党员干部,必须响应,无条件赴一线战“疫”。于是,她没有与家人商量,直接去东湖社区报到领任务,自告奋勇参加了党员突击队。

  2月28日,她随湖北省委政法委疫情防控工作组下沉到武汉大学工学部社区,突击支援疫情防控工作。

  周晋是这个工作组中唯一的女队员,她主动包保两栋无电梯楼,6个单元60户。在这里,她一干就是47天。

  武大工学部社区是一个老旧社区,情况复杂,高龄老人特别多。86岁的冯奶奶和身患癫痫、精神疾病,生活不能自理的65岁儿子相依为命,这是周晋重点关注的服务对象之一。一次上门问候时,冯奶奶说米快吃完了,想买两袋米,再三强调只买100元40斤的米,并将购米的100元钱给了周晋。周晋直接答应下来,但她知道,这期间没有这样便宜的米价。

  最后,买米花了160元。周晋瞒着老人,贴了60元。几天后,冯奶奶突然给她发来短信,说:“这种米很贵,比我平时买的米好,100元买不到,看来是你贴的钱吧?”为此,周晋撒了个美丽的“谎言”,回复老人说:“这是其他志愿者捐补的,不是我贴的。”

  由于生活节奏的改变,冯奶奶的儿子突然发病,将家里的电视、电饭煲、家具砸得乱七八糟。周晋担心冯奶奶受伤,冒着随时被攻击的危险,一口气跑到老人家里。看着焦躁失常的病人和遍地狼藉,她一边安抚老人,一边联系医院。老人得知要将儿子送去住院,死活不同意,她只好想方设法为老人的儿子购买了缓解病情的药品。冯奶奶流着泪拉着周晋的手不停地说:“我要是有你这样一个亲人在身边就好了……”周晋安慰老人说:“我就是您的亲人。”


  当上了“代理妈妈”

  下沉社区期间,周晋多了一个“女儿”。这个“女儿”21岁,其父亲是奋战在雷神山医院一线的临床医生,母亲因为所居住的小区封闭无法出门。

  3月11日早上,周晋收到通知,包保的楼栋有一名女孩从当时疫情严重的意大利回国,须安排居家隔离,并密切关注。

  周晋立即与女孩联系,了解有关情况。她得知女孩只比自己的孩子大3岁,想到其家长在雷神山为疫情阻击战出生入死,她主动承担起照顾女孩生活的责任,当上了“代理妈妈”。

  三天后,上级部门通知女孩需要到街道隔离点集中隔离。周晋得知消息后,一边安抚女孩,一边做其父母的思想工作,宣讲政策。

  最终,女孩的家长给予了极大的理解和支持,但要求社区必须派人送女儿到集中隔离点。周晋二话没说,直接答应亲自送女孩过去。之后,周晋先到女孩妈妈居住的小区取来女孩的生活用品,再陪同其一起去集中隔离点,亲手交给工作人员,帮助办理完一切手续进门后,才依依不舍离开。

  女孩隔离期间,周晋每天坚持电话问候,询问身体和生活情况。女孩也渐渐适应了隔离点的生活。然而一周后,女孩突然接到通知,要求她马上转移到新的隔离点。

  这突如其来的情况,让这个女孩有些不知所措。孩子的父母也焦虑起来,担心孩子在转移过程中交叉感染。她的父亲还从雷神山医院打来电话,向周晋询问情况,表达了担心。

  周晋一边电话安抚女孩不要着急,一边向她的家长解释,同时还向社区打听情况,多方了解政策。在周晋耐心细致的解释和劝说下,女孩终于在当天晚上顺利平安地转移到新的隔离点。

  周晋以一位母亲的情怀,坚持每天通过电话、短信陪伴女孩,陪她走过了那段最艰难的时光。女孩的父母感激之余,多次提出要来社区当面致谢,都被周晋婉拒。

  3月28日,女孩顺利通过两次核酸检测,终于平安回到家中。她第一时间给周晋打来电话报平安,并表示感谢:“周妈妈,您好!我回家了。每次见您都是戴着口罩,虽然没有看到您的真实面容,但透过您温柔的眼神,我知道您是一位美丽善良的好妈妈,谢谢您的帮助!”

  周晋听后心头一热,一种莫名的幸福感油然而生。


  “女儿,我为你骄傲!”

  在连续下沉社区的47个日夜,周晋深深地感到,自己经受了一次洗礼。

  84岁独居的胡奶奶脾气有点不好,爱批评人。奇怪的是,周晋每天上门问候时,老人总要拉着她多聊几句。

  3月18日,周晋下沉的社区组织给居民送活鱼。由于送鱼车到达社区时天已经黑了,为了确保居民群众能吃到鲜活的鱼,周晋和队员们连夜加班协助社区卸载400多条“爱心鱼”,又一条条挨家挨户送上门。周晋送鱼到胡奶奶家时已是晚上9点多钟了。

  看到气喘吁吁、满脸大汗的周晋,老人吃惊地说:“孩子,这么晚了怎么还在忙?还没吃饭吧?”于是,立即转身进屋准备拿面包给她,却只听到渐行渐远的声音:“不用不用,我还得赶去送下一家……”

  第二天,周晋上门进行入户摸排,因连续爬楼出汗便把外套脱了。胡奶奶见她穿得单薄,一直在家门口守着,等她从楼上完成摸排返回路过时,硬塞给她一条小丝巾,哽咽道:“看到你每天这么辛苦为大家服务,真的很心疼!”不知是怕被周晋再次拒绝,还是怕已涌出的泪水被她看到,老人说完很快关上了门。

  这正如周晋在微信朋友圈中所写的:“响应号召到一线在服务群众中砥砺初心,勿忘使命进社区在抗击疫情中携手担当。”作为一名党员,她用实际行动为群众付出的一点一滴,群众都铭记在心,都会转换成对党和政府的感激和热爱。

  在无数点赞中,周晋妈妈的留言格外醒目:“这就是一个共产党员应有的担当,女儿,我为你骄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