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北邯郸检察官驻村扶贫工作队:扶贫更扶“智”
本报讯(记者张君)“村里来了检察官,好日子开始了!”河北省大名县铺上镇东李二庄村村民口中的检察官正是河北省邯郸市检察院驻大名县东李二庄村扶贫工作队(以下简称驻村工作队)。
大名县曾是全国重点扶贫县,已于去年脱贫“摘帽”。东李二庄村则是大名县深度贫困村,由于地处漳河泄洪区,该村村民还面临潜在的生命财产危险。根据相关扶贫政策,该村需整体搬迁。
驻村工作队在组织搬迁过程中,认真研究搬迁政策并结合村情民意创新制定了多项激励政策,为搬迁工作提速换挡。
工作队设置阶段奖,区分拆除时间和房屋等级进行奖励。设置名次奖,根据上级规定,拆除旧房前10%的每户奖励3000元,为了激励更多的村民响应政策号召,工作队结合实际情况增加奖励比例。完成目标任务后,积极协调乡财政所人员,根据拆除进度,连夜结算奖励资金,让村民第一时间拿到奖金吃下定心丸。优先选择奖每天对拆除房屋户按照拆除顺序进行公示,并通过村大喇叭进行广播,出台先拆除旧房优先选储藏间的奖励措施,极大激发了群众拆房的积极性。
在选房工作中,运用“领取预付款汇款账号—银行缴纳搬迁预付款—交回预付款凭证—领取选房号”的模式,保证了选房的公平公正。
“为了帮助我们村搬迁,工作队可是费了不少劲。”东李二庄村党支部书记张宝军说,在工作队的帮助下,东李二庄村比其他村都积极主动。
“有检察官监督着,能保证公平,大家放心。”建档立卡贫困户申学田说。
谋划产业项目 帮助村民致富
“对于搬迁群众,不仅仅要搬得出,还要稳得住、能致富。”河北省邯郸市检察院驻大名县东李二庄村第一书记刘英魁说。
驻村工作队在6年的时间里,结合村情,在推进整体搬迁的同时,不断为村民谋出路。2016年3月实施果蔬大棚项目覆盖贫困户37户、2016年实施联建棚项目覆盖贫困户150户、2017年10月实施缝纫机项目覆盖贫困户31户、2018年5月实施的唐人神项目覆盖贫困户3户……通过产业项目实施,保证该村81户建档立卡贫困户至少进行一次产业覆盖。事实上,这些产业项目不仅能分红,也成了老百姓就近打工的好场所。
搬到新社区后,驻村工作队积极协调新社区物业部门吸收安置本村贫困户就业,对接周边企业提供就业岗位。
“以前村里穷,吃饱饭都不容易,现在检察院驻村工作队帮我们彻底脱了贫。”东李二庄村84岁的贫困户程爱芳说。
“目前建档立卡贫困户的年人均收入从2014年的2000元涨到了现在的近万元。”刘英魁介绍说。
普法宣传 结对帮扶贫困户
此外,驻村工作队聚焦专业特长,把普法宣传、矛盾化解作为“扶智”的重要内容,开展“法治进乡村”“法治进校园”活动,围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和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扫黑除恶、禁毒等主题进行宣讲,引导村民认识到法律法规既是保护自身合法权益,也是全体社会成员都必须遵循的规范。同时成立法律问题咨询小组,方便村民咨询法律问题。
随着邯郸市委“三日一网”(每月一个走贫日,两月一个交流日,每季一个恳谈日,全市一个“扶贫心愿网”)相关活动的开展,东李二庄村81户建档立卡贫困户都有一名检察干警进行结对帮扶,现在老百姓一遇到法律问题,第一时间就向家里的“成员”检察干警电话咨询。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收官之年。刘英魁向记者介绍,下一步他们将挨户排查村民搬迁后遇到的各类困难,逐一针对性解决,同时继续发挥检察扶贫的优势,加大普法宣传力度,帮助村民构建和谐社区、文明社区,让老百姓在新社区过得安心、舒心、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