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院”的大底气——专访西南大学法学院院长张步文

成立于2006年的西南大学法学院,坚持较小规模招生、本科教育20人小班授课,结合学校优势,将教育法学、三农法学金砖国家法律问题研究,作为特色学科重点建设,取得了不菲的成绩。

 

本社记者 张晶晶

 

我们是小学院,但我们有大志气、大学者、大学问。我个子小,但决不搞武大郎开店,希望有很多武二郎进入我们法学院传道授业、做大学问,出真思想’‘新思想西南大学法学院院长张步文,谦虚地将该院称作偏居西南一隅的小学院

成立于2006年的西南大学法学院,虽年轻,但其法学一级学科(专业)是重庆市重点学科、一流专业。它重点发展法学理论、宪法学与行政法学、刑法学、民商法学、经济法学、国际法学6个二级学科,并在教育法学、三农法学两个特色方向稳扎稳打,取得了不菲的成绩。其国际法学方向的“‘金砖国家法律研究已具有一定国际影响力,教育法学、法学理论在全国具有重要的学术影响力。

因此,小学院院长张步文,底气十足。在张步文看来,这种底气,不仅来自于他们在学科建设上的诸多成就,更源于他们自成立以来始终固守的初心、潜心治学的理念。这更像一种老先生理念。让当下的大学生,在我们读大学那个年代的象牙塔氛围下,成长起来,成为国家栋梁,推动国家各方面事业进步发展。

 

我们不存在回归以本为本问题

2018621日,教育部在四川成都召开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提出了坚持以本为本,推进四个回归,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张步文说,西南大学法学院成立至今,坚持基本办学治教理念,从没有离开过以本为本我院在教书育人、专业发展和学科建设中,一直坚持以本为本。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我们不存在回归以本为本问题。

张步文说,他在上世纪80年代前期进入大学学习,那时学校硬件远比不上现在,但那时教师安心教书,学生安静读书,氛围很好,现在学生迫于升学、就业压力,四年制本科教育,许多学生在第四年难以专心学习,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出现了本科教育学习专科化现象。以本为本,就是学校领导、教师、学生,都回到教真学问、学真学问学真知、做真人、办真事,努力实现以教育学习报国、强国。这也正是西南大学法学院秉持的教育理念。

多年来,西南大学法学院一直坚持较小规模招生、本科教育20人小班授课。法律是国之重器。学法律的人,用法律的人,动辄就牵扯别人和自己的人身和财产权益,容不得半点含糊、马虎。因此,西南大学法学院始终坚持法律教育、法治人才培养,应坚持精英教育理念,宁愿进门学生少一点,也要高标准要求;宁愿课堂上人头稀疏点,也要尽量让每个学生有机会单独与老师对话交流。

为把法学本科生培养好,西南大学法学院除控制招生规模、小班授课外,还特别注重让教授给本科生上课,把实践课程系统化。目前,该院开设了成体系的8门课程,实现了实习实训实在化、统一化。张步文长期坚持为本科生上课,他说这是一种乐趣。当院长是暂时的,唯有老师这个称号不会因为离职、退休而改变。哪怕我八九十岁了,学生还会称我老师。这个称号有无限荣光。

 

不可小觑的师资力量

社会上有些现象,我们很担忧,许多号称法律专业毕业的人,或者确实是法律科班出身的人,在处理许多事务时,格外外行。他们的法律知识运用不到位,法律职业素养也很差。张步文说,为了从源头上杜绝这种现象出现,西南大学法学院格外注重教师学高身正,垂教立范的作用。为此,该院不遗余力引进人才,拥有不可小觑的师资力量。

据张步文介绍,该院教授赵明,长期研究先秦诸子法哲学、《史记》及近现代思想家权利思想,去年在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历史与正义:司马迁如是说》一书,在学界和公众中产生了很好的反响;长期专注国际经济法研究的教授邓瑞平,兼任中国法学会国际经济法学研究会副会长,近年来致力于金砖国家法律研究,牵头编撰的《金砖国家法律报告》《金砖国家法律评论》备受好评;教授张新民,是重庆市委和市政府双聘法律顾问,他主持的教育立法研究智库成果多次被教育部采纳。中青年教师中,该副教授陈庆,可以使用多种外语开展学术工作,其独著的《托马斯·阿奎那〈论法的本质〉章句疏证》是汉语学界第一本托马斯《论法的本质》拉丁文与中文对照译注本、第一本基于拉丁文原典译注而撰写的托马斯法哲学导论。他还为北大、清华输送了多名优秀博士研究生。

张步文说,这些师资力量是他引以为傲的底气。多年来,西南大学法学院师资队伍建设强调数量足”“质量好一个好的综合大学法学院,没有一定数量的专任师资队伍,是很难长足发展的。我院现有专任教师60人,我们争取在十四五规划内至少达到75人。”“质量好强调的是,教师应当具备优良的师德师风、有过硬的专业知识和教学能力、有过硬的政治素质。目前,该院专任教师中,大部分拥有博士学位、高级职称。

 

三大特色学科

西南大学由原教育部直属的西南师范大学和原农业部直属的西南农业大学合并组建,在教育科学、农业科学方面,教科研实力雄厚。张步文说,因此,西南大学法学院将教育法学、三农法学作为特色学科进行重点建设。

教育法学方面,该院整合校内优秀教育法学师资队伍(陈恩伦、杨挺、张新民等教育法学专家),建有多个平台,与教育部政策法规司共建教育立法研究基地,获批重庆市人文社会科学普及基地(普法方向),是中小学法治教育骨干教师国培计划承办单位。依托这些平台,该院培育了法治教育师范生,培训了数百名中小学法治教育骨干教师,培养了数十位教育法学、法治教育方向研究生。近两年,该教育立法研究基地在《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法(参考稿)》《中小学教师实施教育惩戒规则》、教师权益保护体制机制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均被教育部吸收采纳。

三农法学方面,该院在土地法、渔业法、农业知识产权法、农村金融法等方面具有一定学科优势,特别是在社会服务方面,成效显著。比如赵云芬教授主持过多项大型横向课题,将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很好地结合起来。

另外,邓瑞平牵头主持的金砖国家法律研究院,是我国境内两家专门研究金砖国家法律问题的知名学术机构之一,其编撰的《金砖国家法律报告》《金砖国家法律评论》等系列代表性理论与应用成果,在国内外都有重要影响。

30多年来坚持三不比:不与人比钱多钱少,不与人比官大官小,不与人比运差运好。我的初心是尽量带出好学生。张步文说,他的科研成果相对很少,但他乐于埋头读书、备课、教书育人。他希望,西南大学法学院师生能一起固守这个看似古板的治学理念,默默耕耘,追求学问、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