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制止餐饮浪费行为要有法治因素
据媒体报道,日前武汉餐饮业协会向武汉餐厅发出倡议:推行N-1点餐模式,即10位进餐客人只能点9个人的菜,不够再增加菜品;针对两三位客人进餐,餐厅推出半份菜和小份菜;每家餐厅要准备打包盒,对顾客提供打包服务。该市餐饮业协会负责人表示,要在全社会营造浪费可耻、节约光荣的社会氛围。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对制止餐饮浪费行为作出重要指示。他指出,餐饮浪费现象,触目惊心、令人痛心!“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总书记强调,要加强立法,强化监管,采取有效措施,建立长效机制,坚决制止餐饮浪费行为。专家指出,坚决制止餐饮浪费行为要有法治因素,要进一步加强宣传教育,切实培养节约习惯,在全社会营造浪费可耻、节约为荣的氛围。
这些年来,我们坚决清理整顿“舌尖上的浪费”“酒桌上的应酬”等干部群众深恶痛绝的突出问题,制定《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切实遏制公务支出和公款消费中的各种违纪违规违法现象,开展“光盘行动”等措施,大力整治浪费之风,“舌尖上的浪费”现象有所改观,特别是群众反映强烈的公款餐饮浪费行为得到有效遏制,全社会厉行节约的良好风尚正在形成。同时也应该看到,在一些地方,不少餐饮浪费现象仍然触目惊心、令人痛心。我国人口多、基数大,每人浪费一点,数量就会惊人。据统计,我国每年浪费的粮食约3500万吨,接近中国粮食总产量的6%。尽管我国粮食生产连年丰收,口粮能确保自给,但粮食生产面临成本攀升、资源约束、刚性需求大等问题。我们只有开源节流,才能让大国粮仓的根基更加牢固。
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我们必须时刻绷紧粮食安全这根弦。要加强立法,加快推进专门法律的制定,集中执法力量,形成部门联动态势,织密法律保障网络;要强化监管,针对机关单位、企业、餐饮公司、学校等,采取有效措施,建立长效机制,精准设定监督主体,对浪费现象采取警告、公示、训诫、罚款等多种手段,完善惩治浪费的法律体系;要加强宣传教育,切实培养节约习惯,尤其要从孩子抓起,把勤俭节约等美德教育贯穿始终。
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年,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收官之年。明年开始,我国将进入“十四五”时期,这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础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个五年。我们一定要把保障粮食安全放在突出位置,毫不放松抓好粮食生产,确保我们的饭碗任何时候都牢牢端在自己手上,时刻绷紧粮食节约这根弦,坚决制止餐饮浪费行为,推动实现节用裕民、节俭兴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