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动是最好的证明”
——记河北省邯郸市永年区公安局局长冀春雷
□本社记者 张君
2017年5月19日,全国特级优秀人民警察代表、时任河北饶阳县公安局刑警大队长冀春雷出席了“全国公安系统英雄模范立功集体表彰大会”,随后,作为公安部“全国公安系统英雄模范立功集体先进事迹报告团”的一员,冀春雷先后到多个省份做先进事迹报告。
时光荏苒,当年的刑警大队长后来成为饶阳县公安局党委副书记、副局长。去年9月,作为河北省第一批跨市交流任职的县区公安局长,冀春雷担任了邯郸市永年区副区长、公安分局局长。履新8个月,永年公安工作发生很多新的变化,并在2019年度全市公安工作综合考评中取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绩。冀春雷说,“行动是最好的证明。”
连破命案积案
回应群众期待
“群众看公安,首先看破案,关键看命案。”刑警大队长出身的冀春雷到永年一上任就盯上了3起命案积案。这3起久侦未破的命案积案分别发生在20年前、14年前、8年前,由于年份较长,且当时技术条件差,破案难度很大。在逃嫌疑人藏匿于偏远地区,多年隐姓埋名、隐藏自己的真实身份。冀春雷集中“尖刀”攻坚力量,突出“堡垒”合成作战,以硬碰硬的举措、实打实的战果回应群众的期待和诉求。
2012年8月,犯罪嫌疑人李某将张西堡镇村民王某捅伤,王某经抢救无效死亡。案发后,犯罪嫌疑人李某畏罪潜逃,不见踪影。永年区公安分局将李某列为网上重点追逃人员,多次组织警力前往外省市对犯罪嫌疑人李某进行抓捕。尽管付出了巨大努力,但李某却像人间蒸发了一样不知去向。
追逃行动开展以来,冀春雷安排专班对历年发生的命案积案逃犯再梳理、再研判。办案民警辗转辽宁、山东、山西、陕西、重庆等全国各地展开追捕。经大量艰苦工作,成功锁定犯罪嫌疑人李某藏身于重庆市,并将其成功抓获,押解回河北。这起故意杀人案得以圆满告破。
2006年2月,犯罪嫌疑人董某因琐事持刀将张某杀害后潜逃。案件发生后专案组持续组织走访调查、摸排重点人员,先后多次赶赴北京、重庆等地对董某实施抓捕。但董某就像石沉大海一样没有踪迹,该起案件也始终未能取得突破性进展。
“亮剑2020”命案积案攻坚战开展以来,冀春雷多次组织召开命案积案研判会,对该案进行细致梳理,全力推进侦破工作。办案民警通过深入信息摸排、反复综合研判,在邯郸市公安局刑警支队的指导下,充分利用信息化科技手段,终于发现一条可疑线索,落脚在邯郸市肥乡区的张某阳很可能就是犯罪嫌疑人董某。
今年5月5日凌晨,办案民警锁定疑似董某的男子出现在肥乡区,刑侦民警成功将其抓获。经审讯,张某阳最终交代了自己就是负案在逃14年的董某,并对其2006年2月持刀杀人的犯罪事实供认不讳。
2000年2月,犯罪嫌疑人徐某因琐事持刀将其哥哥捅死,后徐某逃窜。案件发生后,永年区公安分局多次组织警力远赴外地对徐某实施抓捕,因线索信息有限,均未取得实质性进展。
冀春雷多次组织专班针对徐某进行分析、研判,刑警队、派出所合力攻坚,多次到嫌疑人家中做其家属的工作。经过不懈工作,最终徐某在其家属的陪同下到永年区公安分局投案自首。至此,这起历时20年的命案积案终于告破。
“破案才是硬道理,攻坚方显真水平,平安换来好口碑。”冀春雷对记者说。
整合刑侦资源
攥紧打击“拳头”
群众看公安,关键看破案。作为刑警出身的冀春雷,对于提升打击能力有着坚定执着的追求。结合永年区地域环境和发案特点,经过调研,他们推出了刑侦机构改革方案,对现有资源进行整合,优化了警力配置:一线乡镇的责任区刑警队全部撤回局机关集中办公,刑侦部门由7个责任区中队、6个内设中队,改革重组为3个信息技术中心、10个专业侦查打击中队和3个刑侦机动直属中队。同时以刑事技术、情报、信息资源“三个中心”为依托,全力支撑10个专业犯罪侦查打击中队和3个刑侦机动直属中队,有针对性地打击刑事犯罪。
刑警大队长苏合增说,目前3个中心和13个刑警中队集中在区公安局东三楼办公。每天一个中队值班进行值班轮换,负责当日全区刑事案件接处警、受理等工作。各中队不受辖区限制,彻底消除了各责任区中队碍于辖区内的人际关系网、无法放开手脚工作的制约,也减少了因人情关系可能出现的办案不公等问题。同时,不值班的中队有充分的时间经营案件线索、侦查破案。
在10个专业犯罪侦查中队中,诈骗犯罪侦查中队成立不久就立下大功。在侦破一起抢劫案中,两名犯罪嫌疑人供述曾在河北沙河市从事电信网络诈骗活动,办案民警便从这个线索入手,发现了一个电信诈骗团伙。该团伙主要采用“杀猪盘”式作案手法,团伙成员使用女性身份通过社交软件寻找潜在受害者,通过聊天发展感情取得信任,然后将他们引入某国际平台进行“投资”诈骗。诈骗犯罪侦查中队在沙河市将犯罪嫌疑人许某等9人抓获。随后,他们集中力量从涉案网站、微信号、资金流向入手深度侦查,一个庞大的网络诈骗犯罪团伙浮出水面。最后,办案民警在福建泉州彻底打掉了这个诈骗平台。
冀春雷说,刑侦机制改革能够有效破解“信息科技共享壁垒、刑警中队之间各自为战、基层基础支撑薄弱”难题,不仅在侦破侵财犯罪和重大疑难案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也推动了永年公安侦查警务资源的高效整合和整体侦查打击效能的大力提升,同时在实战中尝到了甜头。8个月来,区公安分局成功侦办了2起社会影响恶劣、群众反映强烈的涉黑案件,打掉涉恶团伙6个。
小案无小事
规范避瑕疵
涉警信访案件是公安执法工作的晴雨表。而拥有96万人口的永年区,涉警信访案件长期居高不下。冀春雷到任后,通过案例分析发现,大约七成的信访案件,源于治安案件的处理存在瑕疵。
有这样一个小案例:张某和王某是朋友关系,一次喝酒的时候两人发生口角继而互殴,王某被打成轻微伤。民警赶到现场处置时,得知双方本是朋友,遂让他们自行协商解决。谁知协商没有达成一致,反而把案件处理时间给拖长了,一起小小的治安案件,最后拖延成涉警信访案件。
永年地域广、人口多、社情杂,客观造成基层警情多,鉴于基层所队警力匮乏,出警人员一般让涉事双方先自行调解,调解不成再进行依法处置涉事人员。
冀春雷分析认为,由于不能在第一时间取证、固定证据,造成了证据灭失。取证不及时,调解不到位,双方不认同,进而产生涉警访案件。处置此类案件的关键是时间和速度,如果能很快把治安案件处理清楚,就不会有后面的一系列问题。为了更好地规范执法,让群众满意,双方服气,经过局党委研究、法制论证、基层调研,他提出了对治安小案要“快打击、快处理”的工作要求,并让指挥中心、法制、纪委对处置工作进行全程监督,确保实效。发生治安案件从接警开始,民警必须及时固定证据;双方当事人可在24小时内自行调解,达成调解协议,如果调解不成,即按照治安管理处罚法依法处置,对双方当事人该罚款罚款,该拘留拘留。
2019年11月,某村刘某和于某参加婚宴时因为琐事发生争吵,趁着酒劲,刘某打了于某两个耳光,于某拿碗砍破刘某的头皮。派出所民警接报警后在第一时间固定现场所有证据并录完口供。民警看到双方是同一村的村民,属于酒后滋事,就让二人在24小时内协商解决此事,但因为赔偿金额问题,两人没有达成协议。第二天,派出所民警将刘某和于某以酒后滋事分别处以7天和10天的行政拘留。
类似的治安案件处理模式,经过两个月的运行,全区累计处理50余起,拘留80余人,并对上述案件进行广为宣传后,形成了良好的社会效果。群众普遍认识到,辱骂殴打他人、酒后滋事和家暴等违法成本极高,极大震慑了违法犯罪。上述案件同比2019年减少37.8%。
在快速处理治安小案的同时,冀春雷要求各部门要下沉一线,为基层民警执法提供规范有效的机制保障和法律服务。民警执法质量有了显著提升,涉警投诉实现大幅下降。
冀春雷工作的地方距离家乡和妻儿有270公里,1个月才能回家一次。“党委、政府把我安排在这里,我就要全力以赴,对得起党和政府的信任。至于个人和家庭的困难,就靠克服吧。”冀春雷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