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瓦房店市公安构建社会治安智能立体化防控体系
多维度交织 陆网空协同
本报讯(□初兴远) 今年5月22日,吉林省白城市一名女子驾车来到辽宁省大连瓦房店市,准备到医院看望一名病人,刚到医院门口,还没等通过防疫检测口,两名民警就给她戴上了手铐。原来,她就是潜逃了14年的诈骗逃犯刘某。刘某怎么也想不到自己在瓦房店“翻了船”,她更不可能知道,瓦房店的治安防控体系是如此的“疏而不漏”。
近年来,瓦房店市公安局把构建立体化防控体系作为全局的“一号工程”来抓,成立了以瓦房店市副市长、公安局长梁刚为组长的推进领导小组,突出智能化、多元化、立体化的特点,举全局之力、集全警之智、汇全市之源,强力推进,攻坚突破,防控体系建设卓有成效,治安案件、刑事案件陡然下降,人民群众安全感明显提升。
建设“全域监控”
编织城市天罗地网
立体化防控体系离不开海量视频监控的直接支撑。瓦房店市公安局党委班子深刻意识到视频图像技术在公安领域广泛应用的重要性,因地制宜、积极引导,在市政建设、小区改造、楼盘开发以及道路修建过程中,广泛推广视频建设,同时开展视频资源整合。截至目前,全市共有2万多个视频探头上线运行,重点路段、重要路口、治安复杂区域、车站及广场等人员密集区域已经实现了视频监控全覆盖。
今年5月19日11时许,瓦房店某购物广场地下停车场发生一起重大刑事案件,警方从停车场进出口锁定嫌疑人开的车辆,通过视频追踪、数据分析,仅用时40分钟,就锁定了嫌疑人的身份并将其藏匿的公寓团团包围,嫌疑人杨某束手就擒。
应用“云中利剑”
助力高效数据警务
瓦房店警方紧紧围绕向科技要战斗力这一主旨,建立了“警务云”平台,以治安、刑侦、交警、派出所等警种的基础信息为依托,吸纳多方数据资源,将社会相关信息收录到“警务云”中,高效率地进行筛选、分类、存储,资源共享,深化大数据汇聚、整合、升级,精准为实战服务。
6月12日,“警务云”平台获得一条信息,3名有赌博前科的人经常“聚”在一个非常偏僻的废旧厂房。警方经过进一步工作,发现一段时间内竟然有30多人进入该厂房,判断这些人有可能在从事赌博活动。6月17日下午3点,瓦房店警方100多名警力“从天而降”,包围了废弃的厂房,一举端掉了这个赌博窝点,现场查获32人,收缴赌资12.1万元。刑事拘留8人,行政拘留13人,训诫11人。
打造“智慧大脑”
警务百度施展神助攻
瓦房店警方以多警种一体化为牵引,本着“强度整合、高度共享、深度运用”的原则,整合信息资源,打通数据壁垒,建立基础信息一体采集、多源数据一网共享、智能应用一站服务的全文字检索集成平台,建立“多警联动、集约合成、科学高效”的公安勤务新常态,打造了最强警务“智慧大脑”,实现对“人、地、物、事、网”等治安要素依法、精准、动态管控,让“智慧大脑”具备了预警、分析、判断、核查等功能,编织了一张具有现代警务体系的治安“防护网”。
今年1月,“智慧大脑”平台预警,有过传销前科的广西籍女子来到瓦房店,恰逢“智慧大脑”刚刚启用,民警随即利用“智慧大脑”对其开展信息搜集,经过一段时间的工作,发现和这名女子一起租房的有10多人,表面像是一个传销团伙,其实是一个特大电信诈骗团伙的“钓鱼”分支组织。这个分支组织通过QQ和微信加好友,而后以处对象为由获得对方信任,受害人“上钩”后,交给另一个在外地的“收钩”诈骗分支组织进行诈骗。在搜集了足够的证据后,1月9日,警方雷霆出击,将涉嫌诈骗的12名嫌疑人一举抓获,成功破获这一系列跨省电信诈骗案件。
组建“空中警察”
鹰眼瞰巡城市角落
瓦房店警方成立了无人机中队,无人机的空中俯瞰,让二维平面变成了三维实图,具有先进的测量、绘图、传输、搜寻、跟踪等功能,在大型活动安保、反恐处突、森林防火、应急防控、重点部位巡逻、犯罪嫌疑人抓捕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今年2月25日,瓦房店某小区发生了一起刑事案件。警方通过前期工作,确定了嫌疑人为吴某,通过视频追踪,发现吴某在瓦房店郊区南的一座山里。此山道路崎岖,给搜寻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无人机中队立即参与搜寻行动,3架无人机分3个地域,在方圆10多公里的范围内进行地毯式排查。经过5个小时的搜寻,一架无人机在九龙办事处岚崮水库东北方向山沟里发现一个“黑点”,一会“黑点”就消失在原地。无人机低空飞行锁定此处,待搜山的民警现场搜查时,发现此处有一个干枯的水窖,民警打开水窖,发现吴某正藏在水窖里,于是将其成功抓获。
设置“无形屏障”
疫情防控中大显身手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阶段,治安防控体系立即进入紧急战时状态,在打击涉疫违法犯罪中发挥了巨大作用,构筑起了无形的屏障。针对销售伪劣口罩案件和涉疫诈骗案,防控体系迅速运营工作,尽管有的嫌疑人使用虚拟身份、异地作案,但还是逃不出防控体系张开的“天网”。截至目前,该地警方共破获涉疫情案件7起,采取刑事强制措施7人,涉案金额100余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