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市接济救助管理事务中心 践行救助新理念 实现寻亲新突破
本报讯(记者邵春雷) 为学习、发扬和传承“寻亲专班精神”,进一步增强做好首都接济救助工作的使命感、责任感和荣誉感,鼓舞斗志、提振精神,日前,北京市接济救助管理事务中心党委举行了“大爱寻亲,温暖回家”主题宣讲表彰活动。
宣讲表彰会上,寻亲工作专班以及在寻亲工作中表现突出的16名先进个人受到了通报表彰,寻亲专班工作人员用生动朴实的语言,鲜活感人的事例,深情讲述了他们在救助寻亲一线立足岗位、真情奉献的工作经历和心路历程,分享了寻亲路上的动人故事和感人事迹。寻亲专班的先进事迹,充分体现了首都救助一线工作人员的爱民情怀和责任担当。
近两年来,北京市接济救助中心党委不断拓展新思路、开辟新渠道、探索新模式,大力践行“五个坚持”的救助寻亲理念,从过去注重保障受助对象的基本生存底线和人身安全,到如今更加注重人性尊重与关爱,致力于帮助他们寻亲找家、回归家庭,通过持续开展长期滞留人员寻亲找家行动,实现了近千个家庭的团圆梦想,有力保障了受助人员的根本权益。
接济救助中心党委以救助寻亲为突破口,着力维护受助人员的根本权益,探索构建起高效顺畅的寻亲工作长效机制。为使寻亲工作走向正规化、规范化和常态化,中心抽调优秀党员干部组成寻亲工作专班,经过快速磨合和不懈探索,逐步形成了运作高效的寻亲工作组织机制。
救助寻亲环节多、盲点多,接济救助中心党委密切协同公安部门、托养机构和定点医院,特别是依托京冀民政异地托养合作机制,与衡水市精神病医院携手打造寻亲前沿阵地,取得显著成效,成功寻亲500多人,成为京津冀民政协同合作的标杆项目。同时,集结全国寻亲领域的优质资源和专业力量,汇聚2000多名遍布全国各省市的寻亲专家、爱心民警、手语专业人员、救助战线同仁合力开展寻亲,形成了社会各方广泛参与的寻亲参与机制。
寻亲专班积极发掘运用高科技手段,与北京市公安局网安总队密切协作,联合开展人像识别寻亲,成功帮助246名长期滞留人员找到家。与市公安局刑侦总队合作开展DNA集中比对寻亲,成功寻亲30人。同时开展“互联网+”寻亲,综合运用“今日头条”、救助寻亲微信群、全国救助寻亲网等途径,不断拓宽信息发布渠道,通过“互联网+”成功寻亲96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