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0后”法官周本阳:到抗洪一线去
今年53岁的周本阳“闲不住”:年初放弃休假,主动前往与湖北交界的安徽省安庆市宿松县柳坪乡参与疫情防控;7月初,驰援宿松县永天圩,协助转移圩内居民至安全地带;7月20日,周本阳又参加宿松县人民法院组建的突击队,加入到宿松县同马大堤的防汛守堤工作组。
截至目前,这位“60后”法官今年已经三上“一线”。
总是“闲不住”
周本阳是有30余年办案经验的“老法官”。他1988年参加工作,在宿松县人民法院主要负责民商事案件审判工作,2018年因身体原因申请退出员额法官,现为宿松县纪委监委派驻宿松县人民法院的纪检监察员。
周本阳虽然现在不再办案,但是同事们还是习惯性地喊他“周法官”或“老周”。退出员额法官后,周本阳总是“闲不住”,今年上半年已三次上“一线”。
“哪里需要我,我就去哪里!”他不仅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今年年初新冠肺炎疫情暴发,正在休假的周本阳响应宿松县人民法院党组号召前往柳坪乡抗疫。此次宿松县人民法院抽调参与疫情防控的66名干警中,周本阳是年纪最大的一位。
柳坪乡临近当时疫情较为严重的湖北,家人担心周本阳的身体,劝他不要冒险到危险村组。但周本阳到柳坪乡后,经常进村入户了解村里群众的疫情防控情况、看防疫宣传等工作是否做到位。“基层干部就要冲在一线。”周本阳说。
今年7月初,受长江中上游持续强降雨影响,长江水位不断上涨。7月10日晚,宿松县防汛抗旱指挥部发出命令,紧急撤离长江江堤外永天圩内居住人员。周本阳接到宿松县人民法院的紧急命令后,7月11日清晨驰援永天圩,协助乡镇、村组织撤离永天圩内居住人员。
7月19日,宿松县人民法院需要抽调一批突击队员去该县汇口镇曹湖村同马大堤防汛,周本阳再次报名上“一线”,与当地群众一起负责巡堤查险,对同马大堤可能出现管涌的重点区域进行“地毯式”排查,排除安全隐患。
谈及三上“一线”的理由,周本阳说:“多做事情,发挥作用,才能精神充实。”
“我很能吃苦”
同马大堤南临长江,是安庆市境内的重要堤防。进入汛期以来,长江汇口站水位居高不下,同马大堤面临严峻考验,守堤任务艰巨。7月26日中午,在同马大堤汇口镇曹湖村防汛棚见到周本阳时,他已在大堤上值守一周。
周本阳微胖,戴一副近视眼镜,爱笑,性格开朗。据了解,这一次之所以前往同马大堤汇口镇值守,与他对该镇熟悉也有关。2001年至2004年,他曾在汇口镇挂职。对这里“熟悉而有感情。这次参与守堤工作,也是想为村民做点事”。
周本阳值守的防汛点由两个蓝色简易棚组成,除折叠床、长板凳、两台电风扇外,没有多余物件。简易棚不透气,太阳一出来,棚内温度就升高,闷热难耐。
见到周本阳当天,天突然下起了雷阵雨。几分钟后,雨水顺着路面流进简易棚,地势低洼处很快形成了一摊积水。但周本阳和村民对此早已习以为常。
平时,周本阳和村民一样,吃住都在防汛棚内,睡觉简易床不够,他就学村民躺在长凳上午休。长凳宽10厘米左右,儿童躺着都有点窄,翻个身可能就会掉下去,但微胖、颈椎不好的周本阳,依然每天坚持轮班巡堤。周本阳说:“别看我戴个眼镜,看起来文绉绉的,但我很能吃苦。”
“福生于清俭”
周本阳喜爱深入一线,和老百姓打交道。此次防汛守堤工作,不到10天时间,他已和同组防汛的村民熟络了起来。在繁重的防汛任务之余,周本阳还常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办案经验为村民答疑解惑,把普法课开到了防汛棚内,“有的村民对法院之前办理案件的结果不是很理解,在我解释下理解了。”
周本阳给自己的微信号取名“福生于清俭”,且一直没有变过。他解释说,“福生于清俭”取自道家经典著作《吕祖修养经》,原文为“福生于清俭,德生于卑退”,意思是福气是在清廉勤俭中形成的。周本阳说,这很像他在工作中坚守的原则,“法官参加法院工作就是为老百姓主持正义。”
几年后,周本阳就要退休了。现在,他已经规划好了退休后的生活——还“到一线去”,和老百姓打交道,做一名法律援助志愿者,免费为弱势群体提供法律服务;学中医,为弱势群体做理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