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黑龙江哈尔滨市法学会深入基层开展调研培训
加快“星级法律诊所”建设
本报讯(记者庄德通 通讯员陈亮) 近日,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法学会组织团队到哈尔滨市下辖的尚志市、延寿县和方正县开展法学会调研工作。调研团队通过座谈交流、实地走访和召开区域培训会等方式,全面了解有关地区落实上级部门文件精神和实施法律诊所“星级管理”等情况,对开展群众性法律互助活动进行系统培训。
在两天时间里,调研团队走访了尚志市尚志镇民族社区法律诊所、驻尚志市人民医院法律诊所、延寿镇奋斗社区法律诊所、方正县综治中心12345便民服务中心、方正镇兴商社区综治中心法律诊所等地。同时,组织召开了依兰县、木兰县、通河县、方正县相关工作人员参加的哈尔滨市法学会区域培训会。
调研团队在区域培训会上提出,群众性法律互助活动要强化政治引领,规范法律互助活动管理,精选组长并发挥作用。要组建网上法律诊所,每日推送普法内容,及时发现并解答组内提出的法律问题,适时召开研讨会,推动地方法学研究,认真做好相关资料的收集整理。
与此同时,要积极参与网上法律诊所业务培训,延伸法律诊所服务领域,在加大法律互助平台建设方面发挥作用,为法律资源不足的地区提供点对点、常态化的法律服务。
“法律诊所是市法学会的品牌,需要与时俱进,通过星级评定,鼓励先进,鞭策后进,务求实效。”哈尔滨市法学会副会长、党组成员王利功在调研中说道。
他表示,开展群众性法律互助活动,是哈尔滨市法学会创新发展的需要,也是根据哈尔滨市法学会实际情况,抢抓机遇,找准定位,转换工作思路,整合利用各种朋友圈、微信群,延伸法治服务的触角。要保持政治方向,以法律诊所和法律智库为支撑,开展多元化的服务方式,落实层级递进管理制度。此外,也要改变以往自上而下的普法方式,及时解决群众身边的问题,以“枫桥经验”引路,改变百姓的生活方式。从先期试点看,目前群众性法律互助活动形式灵活、受众面广、效果明显。
王利功提出,下一步,哈尔滨市法学会将继续把握发展机遇,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发展壮大队伍,体现法学会工作价值。此外,也要夯实发展基础,通过提高、完善、整改、裁撤等手段,加快“星级法律诊所”建设,凝聚全市法律资源,服务群众法治需求,服务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并且大胆探索实践,积累工作经验,与法律诊所形成优势互补,最大限度满足群众多样化的法治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