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实抓细防汛救灾各项措施

本报评论员

据有关部门最新统计,截至728日,主汛期(61)以来,洪涝灾害造成江西、安徽、湖北等27(区、市)5481.1万人次受灾,158人死亡失踪,376万人次紧急转移安置;4.1万间房屋倒塌,36.8万间不同程度损坏;农作物受灾面积5283.3千公顷;直接经济损失1444.3亿元。与近5年同期均值相比,受灾人次上升23.4%,因灾死亡失踪人数下降53.9%,紧急转移安置人次上升36.7%,倒塌房屋数量下降68.4%,直接经济损失上升13.8%。防汛形势十分严峻。我们一定要抓实抓细防汛救灾各项措施,尽最大努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据了解,729日雨带北抬后,黄淮、华北、东北地区将出现强降雨过程,海河、黄河、松辽流域可能发生较重汛情。这就要求坚决克服麻痹思想和侥幸心理,立足于防大汛、抗大洪、抢大险、救大灾,层层压实防汛责任。国家防总安徽工作组赶赴淮河流域临淮岗水利枢纽、姜唐湖行洪区、霍邱物资仓库,检查防洪工程运行、行洪区启用以及防汛物资储备调用情况;增援安徽的1500名消防指战员,迅速投入一线开展抢险救援,参加助民解困、巡查排险、堤坝加固、运水运物等各类抗洪抢险救援320起,营救疏散被困群众2976人。从各个方面抓实抓细防汛救灾各项措施。

抓实抓细防汛救灾各项措施,关键是要将受灾群众安置救助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统筹救灾和群众安置,对接基层和群众需求,想群众之所想,急一线之所急,保证受灾群众基本生活,及时传递党和政府温暖。要强化灾害风险防范,落实落细受灾群众转移避险和安置各项措施,强化集中安置点管理,全面筛查安置点安全隐患,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救灾工作。要加强集中安置点安全管理,从防汛、消防、建筑、治安等各方面排查隐患,确保万无一失。要开展转移群众安置点安全隐患排查,严防山洪、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全面检查用电用火用气安全,确保绝对安全。要统筹灾后恢复重建和脱贫攻坚,加强灾情评估,根据各地不同需要及时给予支持帮助,防止因灾致贫返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