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警黄玉怀:把人生定格在这个春天
“17时34分,御景山庄西门便利店门口已清理。”
“17时56分,兄弟快餐门口已清理。”
“18时20分,华诚超市门口已清理。”
没想到,这是江苏省宿迁市公安局交警支队三大队一中队辅警黄玉怀在工作微信群发出的最后三条信息。
2月27日晚,他感到身体不适,与夜班同事交接完工作后,回到家中,突然昏迷,被紧急送医抢救,经诊断为脑干出血。经过5天5夜的全力抢救,黄玉怀还是没能醒来。3月2日,他将人生永远定格在这个春天,年仅46岁。
主动要求夜间执勤
作为一名辅警,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开展以来,黄玉怀不顾自己患有高血压的情况,第一时间写下请战书,要求在新扬高速宿迁东出口检查点执勤。该出口是宿迁市的“东大门”,紧临华东农贸大市场,是疫情防控期间物资保障的关键通道,也是疫情防控中任务繁重的检查点。
检查点实行“三班三运转”24小时勤务,黄玉怀坚守宿迁“东大门”的时间是每日21时到次日凌晨2时,遇有车流高峰时,他总是主动加班,在检查点经常一站就是8个小时以上。
2月9日夜里,经过疫区的货车司机李师傅,申请从宿迁新扬高速宿迁东检查点进入,得知信息后,黄玉怀主动上前。
提前对接司机、手机保持联系、不开窗核实身份、护送至集中隔离点,这一套标准动作后,黄玉怀成功完成了这起隔离护送任务。得知李师傅已解除集中隔离并一切正常的消息后,黄玉怀心里是满满的欣慰。
据同事介绍,即使检查点撤离后,单位安排轮休,黄玉怀也会主动放弃休息,配合民警走访辖区京东宿迁物流园等企业,帮助解决困难,保障复工复产。
陈波和黄玉怀是一个班组的同事,一起工作了12天,“他总把重任压在自己身上,怕‘少干’了似的。”在陈波看来,黄玉怀把自己执勤的时间安排在晚上9点到凌晨2点之间,这也是车流量最大的时间段,20多天他都没好好歇过。
“这段时间,每天回到家中,他总是累得连话都不想说。”妻子王新化曾让黄玉怀跟领导请假休息几天,不要硬撑。“现在人手少,快退休的老民警都在坚守岗位,我等疫情结束再请假。”黄玉怀说。
“老黄,你有高血压,可要悠着点啊。”妻子忍不住提醒。
“我是老同志,情况熟,没事!”他说。
在黄玉怀去世前几天,一中队接到一项工作任务,要配合宿豫区城管委清理违停车辆,一中队中队长司慧威要求中队所有队员每天晚上6点要到中队报到。“有一天晚上,中队所有人都到齐了,只有黄玉怀还没到,原来他还在外面清理违停车辆,晚饭都没吃。”司慧威说。
从1月28日到2月21日的25天中,黄玉怀累计检查车辆3000余辆,参与处置3起疫区车辆和人员的隔离护送。
12年像老黄牛一样勤恳
在辅警岗位工作12年的黄玉怀,在同事眼中,吃苦耐劳、脚踏实地,始终严谨认真地做好本职工作。
2008年1月,原本在上海一家汽配厂工作的黄玉怀陪同妻子和刚出生的二女儿回到老家宿豫,当时市公安局交警支队正在招聘辅警,朋友帮黄玉怀报了名,经过笔试、面试,身体健康、总是微笑示人的黄玉怀成功录取,并被分配到三大队一中队工作。
参加公安交管工作的12年里,他一直在宿豫实验幼儿园门口道路进行护学。因为长期站在户外风吹日晒,尽管才40多岁,黄玉怀经常被孩子们亲切地称为“黄爷爷”。
黄玉怀的女儿今年上初一,在她的记忆中,自己读小学阶段,虽然就读的学校就在父亲的护学区域,但每次放学她只能独自走到父亲执勤的岗亭等待,待最后一拨孩子被安全护送走,她才能牵着父亲的手回家。
“他工作起来有一股倔劲,我经常说他就是一头老黄牛。”黄玉怀生前的搭档辅警黄继芝回忆说。
去年夏天一场暴雨,宿迁市锦华名园小区附近的道路有部分雨篦子被堵塞,当时路面积水迅速上涨,在附近执勤的黄玉怀立即用双手在水中摸索,找到雨篦子的位置后,徒手清理堵塞在上面的杂物。
民警胡冰回忆,在前年夏天的一次酒驾查处行动中,一名驾驶人看到前方有检查点,弃车逃离,与交警玩起“捉迷藏”,黄玉怀连续追赶1公里,气喘吁吁地将酒驾人逮到。
今年2月13日下午,黄玉怀在处理一起交通事故时发现,事故一方是一位80多岁的老人。当时下着雨,他耐心安抚老人的情绪,并把雨衣披在老人身上,在雨中等了整整1个多小时,直到老人被家人接回。此时,黄玉怀已被雨水打湿衣服,冻得浑身发抖。
3月9日,宿迁市总工会追授黄玉怀宿迁市五一劳动奖章。
3月11日,是黄玉怀去世的第10天,在宿迁市公安局交警支队三大队一中队,一辆车牌号为苏N9162警的摩托车还停在院子里。那是他生前工作时专用的交通工具。
黄玉怀的同事依然不愿相信他已经离开。回忆起和他一起共处的时光,民警、辅警们无不哽咽,那个总是一脸微笑、卖力工作的老黄,再也不会骑着摩托车到路面执勤了。
黄玉怀的妻子没想到丈夫走得这么突然,平时一家四口各忙各的,甚至都没拍过一张全家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