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高检公安部联合发布依法严惩哄抬物价犯罪典型案例
本报讯(记者薛应军) 3月26日,为继续做好侦查、检察工作,保持对哄抬物价犯罪的打击力度,稳定特殊时期的市场秩序,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联合发布依法严惩哄抬物价犯罪典型案例4件,供办案中参考。这也是最高检发布的第七批检察机关依法办理涉新冠肺炎疫情典型案例。4件典型案例分别为“犯罪嫌疑人文某、饶某非法经营案”“犯罪嫌疑人曹某非法经营案”“被告单位上海市A公司、B公司、C公司,被告人黎某涉嫌非法经营案”“被告单位上海市某公司、被告人谢某非法经营案”。
据最高检第四检察厅厅长郑新俭介绍,此次公布的4个案例是检察机关、公安机关合力打击的缩影,也是政法机关在法治轨道上推进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体现。针对防疫期间发生的哄抬物价违法犯罪,检察机关重点查办打击哄抬价格幅度大、涉案金额多、社会影响恶劣的案件,发挥典型个案的警示意义;对情节较轻的案件,主动加强与侦查机关、行政执法机关沟通衔接,通过行政处罚予以处理,起到了良好的效果。在企业复工复产期间,检察机关深入生产经营一线了解企业所需所急,着力加大对哄抬关键急需物资价格的惩治力度,如企业复工复产所必备的口罩、额温枪、消毒液等防护用品,不让哄抬的高价成为企业复工复产的“拦路虎”。
公安部二局局长高峰表示,近日执法司法机关集中打击哄抬熔喷无纺布(简称熔喷布)价格的行为,取得了积极的成效。熔喷布被称为口罩的“心脏”,是口罩中间的过滤层,能有效阻隔、吸附病毒和细菌,是生产口罩的关键原材料。在当前疫情防控形势下,口罩是一线防护、企业复工、民众出行的必备品,产生巨大的刚性需求,成为疫情防控的战略性物资。而作为关键原材料的熔喷布,由于其生产条件要求高,短期内扩产慢,一些不法分子趁机哄抬倒卖,导致价格快速成倍上涨,甚至出现“求料无门”“机器等布”的情况,危害十分严重。因此,此次发布的“犯罪嫌疑人文某、饶某非法经营案”就是公安检察近期联合打击哄抬熔喷布价格违法犯罪的实例。对此类犯罪,公检两家始终坚持密切配合,迅速出击;突出重点,打早打小;依法严惩,以儆效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