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桦甸市法学会“智慧”抗疫

本社记者赵春艳通讯员霍宏伟

疫情防控工作开展以来,吉林省桦甸市法学会严格按照全市疫情防控总体要求,发挥法学会职能作用,在法制宣传、法律服务、疫情防控等方面积极作为,以实际行动智慧战疫的同时,助力企业复工复产。

开发防疫APP惠民

疫情防控期间,桦甸市法学会为解决群众反映的卡口出入人员重复登记、纸笔接触、存在交叉感染可能等问题,桦甸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市法学会长张岩亲自挂帅,带领技术团队与时间赛跑,昼夜奋战,利用三天时间研发出我爱桦甸”APP群众扫码通行智能软件。

据了解,从216日起,在桦甸市所有小区、村屯出入口实施一卡一码,实名认证,扫码通行管控措施。在桦甸市桦郊乡煤窑村药厂西卡口,市民李强踩下刹车,在手机上打开我爱桦甸”APP“我要通行,对准工作人员拿来的二维码扫了一下,屏幕显示允许通行,遂得放行。

我爱桦甸上线仅两天,已有5629人下载客户端并进行实名注册,8008人次成功扫码通行,并且有98名外地返桦人员进行了自主登记。扫码通行整个过程十几秒,替代纸笔登记,既提高工作效率,减少人员接触,又严防外来人员进入,真正做到了信息一次录入、快速通行、安全便捷、方便市民的效果,成为防控疫情工作的得力助手

据悉,我爱桦甸”APP依托综治信息平台研发,综治信息平台根据“9+X”模式建立,是具有丰富数据库的社会综合治理系统。群众安装APP后,市综治中心工作人员会利用综治信息化平台,将注册信息与平台数据库进行对比、核验,以确保人员信息准确。通过APP后台可以监控各卡点每天通行人数,以及每人每天的出行频次,为分析全市各乡镇(街道)疫情防控情况、监控各地点人员流动情况提供可靠资料,有助于每天视频会议调度时做总体安排部署,综治视频会议系统可直达各乡镇(街道)、村屯,支持手机端参会,各乡镇(街道)、村屯可以足不出户参加视频会议,可有效避免因开会造成的人员聚集。所有在卡点扫码通行的人员都会在平台生成通行记录,一旦发现可疑车辆或人员,可以通过综治视频监控系统,根据APP后台数据,及时、精准堵截可疑车辆、人员,快速查找密切接触对象,遏制疫情蔓延。

为复工复产提供法律保障

据悉,桦甸市法学会通过法律大讲堂视频系统,召开疫情防控调度会议15次,确保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及时落实到各乡镇(街道)、村(社区)防疫工作一线,为实现三保一统筹(保防控,保民生,保安全,统筹抓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提供有力保障。

法学会同时组织法律工作者编写《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的法律知识》宣传册,印制6万余份,发放到各乡镇、街道、村(社区)及全市各防控卡点,对群众关心的热点、敏感问题进行答疑解惑,收到了较好的宣传教育效果。

随着疫情形势的好转,桦甸市各企业也逐渐开始复工复产,为了确保企业生产和疫情防控有序进行,张岩带队深入到部分企业和涉企部门指导工作。他们每到一户企业,都仔细询问企业生产进度、防疫措施、人员到位等情况,了解企业存在的困难,向企业传达市委、市政府鼓励企业复工复产的工作部署和惠企政策,积极帮助解决企业遇到的困难。

在了解到客运总站、市民服务中心等人员流动密集场所缺少快速检测旅客体温的设备时,积极协调科研单位为客运总站和市民服务中心无偿配备了热能体温检测仪,用于快速检测进站旅客和办事群众体温,有效做好疫情防控,极大缓解了客运企业和市民服务中心燃眉之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