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〇一九年全国知识产权运营体系建设取得积极成效

本报讯(记者赵春艳) 近日,记者自国家知识产权局获悉,国家知识产权局公布2019年全国知识产权运营体系建设有关统计数据及全年工作进展。2019年,全国专利转让、许可、质押等运营次数达到30.7万次,同比增长21.3%;专利和商标质押金额达到1515亿元,同比增长23.8%;知识产权运营服务体系建设重点城市增至26个;首单纯专利资产证券化产品成功发行;一批知识产权运营相关重大项目和平台陆续落地。

数据显示,2019年,全国知识产权运营体系建设成效显著,绩效管理和业务指导不断强化,重点城市示范带动作用逐渐显现,各类运营试点项目稳步推进。

2019年,国家知识产权局和财政部委托第三方机构对首批8个知识产权运营服务体系建设重点城市进行中期绩效评价,经过现场核查和综合评定,全部城市顺利通过评价并获得剩余资金支持。其中,长沙市为优秀等次,青岛市、宁波市、苏州市为良好等次。

据了解,2019年,26个重点城市专利转让、许可、质押等运营次数达到11.1万次,占全国总量的36%,同比增长29.8%,超过全国平均增速8.5个百分点,对全国专利运营数量增长贡献率达到47.1%,成为全国知识产权运营增长主动力。

2019年,中央财政资金引导设立的知识产权运营基金数量达到23支(含重点城市设立的基金),累计投出项目197个,投出金额大幅提升,一批具有核心知识产权的创新型企业和发展潜力的知识产权服务机构获得融资支持;其中,苏州市基金投资企业已于2019年底在科创板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