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浙江宁波市法学会助力“两战赢”跑出“加速度”
本报讯(记者孔令泉) 近期,浙江省宁波市法学会系统认真梳理分析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亟待破解的热点难点问题,多措并举,深耕法学研究“责任田”,保障“两战赢”跑出“加速度”。
宁波市法学会以“突发公共事件防控与经济社会发展法治保障”为主题,组织开展征文活动。围绕“突发公共事件暴露的社会治理工作机制短板及对策”“企业复工达产法治保障”“涉突发公共事件相关法律问题”三方面问题,设置了28个参考选题,号召全市法学法律工作者立足当地,潜心调研,力争从立法、执法、司法及法律服务等多角度、多层面,推出务实管用的研究成果。
宁波市法学会鼓励支持会员单位和所属研究会,专题研判分析疫情期间本行业和本学科领域重点、前沿问题,以富有针对性、创新性的对策措施破解实践难题。宁波市法学会风险评估研究会针对全市社区(村)在此次疫情应对中面临的制度性、操作性、角色性困境,提出了相应的应急机制设计方案;宁波大学法学院开展“疫情感知与影响”问卷调研,全面搜集相关数据,形成了《浙江省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时空分布特征研究》调研报告。宁波市法学会联络员、鄞州区法院审管办副主任苏家成针对疫情中的司法保护开展实证调研,提出了建设性建议。
广大法学法律工作者按照宁波市法学会要求,密切关注、动态跟踪疫情引发的新情况、新风险、新问题,积极建言献策。宁波大学法学院院长钭晓东教授和黄秀蓉教师合作完成的“关于构建新冠肺炎‘网络+战役线’,推进网格化群防群控的对策建议”“关于重视隔离人员‘隔离废弃物’专门性处置 避免二次传播扩散的对策建议”“构筑农村(社区)新冠肺炎群防群控防线”“疫情严控下中小企业‘分类分区’逐步复工复产的对策建议”等成果,获浙江省委副书记、宁波市委书记郑栅洁肯定性批示。钭晓东还参加宁波市委专题研讨会,就“如何更好发挥‘政府有为、市场有效’作用,转危为机,精准施策及下步对策”等议题进行深入研讨。宁波市法学会学术委员、宁波大学法学院郑曙光教授撰写的“关于疫情期间加强对民间金融监管的对策建议”,以宁波市法学会《专报》形式报送党委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