牺牲在抗疫一线的董存瑞外甥艾冬
2月22日凌晨,2019年度首都公安“法制之星”、北京市公安局法制总队信访支队民警艾冬,倒在了疫情防控第一线,年仅45岁。
2020年,抗击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在各条战线上打响。关乎民生的“接诉即办”工作,已经成为战“疫”一线。
病床上办完人生最后一个派单
2月15日,作为北京市公安局12345“接诉即办”任务负责人,艾冬像往常一样去单位工作,出门后突感身体不适摔倒,被紧急送往医院。经医院诊断,艾冬急性脑出血,经近6天的持续全力抢救,于2月22日0时14分离开了他挚爱的工作和亲人。
在他发病的那天上午,值班文职人员给艾冬打电话请示一件电话派单如何办理,在身体已经极度不适的情况下,他仍然坚持听完了电话,办完了他人生中最后一个派单。
自疫情防控以来,北京市公安局12345分中心全天候安排人员值守,接收办理电话派单,艾冬带领同事们加班加点,共办理各类群众诉求近万件。他每日梳理涉及疫情的电话派单,第一时间转派,第一时间盯办,第一时间反馈,积极推动诉求解决,确保做到响应快、办得实,期间共办理疫情类派单320余件,无一疏漏。
如今的北京市民都知道12345非紧急求助电话,一有解不开的难题,他们就想起这串已融入生活的数字。12345“接诉即办”,是在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每一个派单的响应都是许多人的坚守。
2014年,艾冬开始负责非紧急救助管理工作(12345“接诉即办”的前身),当时部门只有3个同志,每天面临几十甚至上百件派单,在繁重的工作压力下,同事们看到整天干劲十足的艾冬,耳边总回响着他的大嗓门,“这个单子快办”。
2019年,北京市部署12345“接诉即办”工作,年度派单量已达到10.7万件。艾冬制定了《北京市公安局12345市民服务热线派单办理工作规范》,建立了定期通报、电话回访、研究会商、领导约谈等工作机制,推动了全局“接诉即办”工作有序开展,群众诉求的响应率、解决率、满意率得到了大幅提升。
6年来,艾冬带领战友们关注群众反映较多的民生问题,主动与相关部门沟通协调,最大限度解决老百姓的实际困难,累计牵头完成接单派单任务近34万件。
其实,早在2003年,艾冬就开始从事信访工作,一干就是11年,“要想干好这一行,就要用真情换真心。”
接待来访时,他细心聆听群众的诉求,及时转办协调,推动问题解决。11年间,艾冬接待群众来信、来访累计2万余件,督办1786件。长期工作中,他意识到,规范的信访工作能够提高为民服务的效率,提升信访工作的公信力。艾冬参与编写的《信访流程手册》,经公安部推广至全国公安信访部门,得到兄弟单位的一致认可。
工作起来就像踩着“风火轮”
艾冬出生于一个革命家庭,舅舅是在解放战争中英勇牺牲的战斗英雄董存瑞。
“与艾哥共事1年多后才知道,他是英烈家属。”艾冬的战友、信访支队民警孙泽健坦言。2010年6月,孙泽健在入党申请书中写到,“心中有英雄,行动见英雄。我心中的英雄是舍身炸碉堡的董存瑞!”有一次,他读完入党申请书后,支队长看着他,指着艾冬说,“你心中的大英雄就是他的亲舅舅……”
在同事们心中,艾冬低调、谦虚、不张扬,也从不把自己英雄后代的身份作为炫耀的标签,更没有想过从中获得优待。如果不是因为艾冬的牺牲,许多和他并肩作战的战友们,都不知道他来自一个特殊家庭。
“工作要上进,对自己的要求要高,路不能走偏,关键时刻要冲得上去,不能给你舅舅丢脸。”艾冬的母亲常对他说。由于家庭的熏陶、自身的努力,艾冬很快成长为业务骨干,红色基因在他身上得到传承。
在艾冬看来,“接诉即办”工作是人民群众与政府之间的“连心桥”,就是要围着群众转、奔着问题去。工作中他充满热情,是出了名的急性子,说话快、走路快、办事快,解决群众的诉求更是急脾气。同事们形容艾冬工作起来就像踩着“风火轮”。
1996年至2003年,艾冬在西城分局德外派出所担任社区民警期间,与辖区居民建立了良好的警民关系,他每天下基层、进社区,解决群众的实际困难,宣讲“防火、防盗、防诈骗”等各类安全知识,所负责的延安大院、马甸南村辖区连续多年实现“零”发案。
艾冬的战友曲宏志和他相识24年,“我们是同一年入警,一起被分配到德外派出所,他那时干什么工作都风风火火,还总是积极帮助其他同志。”
“行,交给我,您放心!”艾冬常把这句话挂在嘴边,他开着警车下社区的路上,总乐呵呵地跟老百姓打招呼,辖区的群众都亲切地称他“小艾”。
北京市12345市民服务热线实行7×24小时值班响应机制后,艾冬为方便工作,特意在单位附近租了房子,即使公休日,值班同事总能在单位看到他的身影。
“群众的事情再小也是大事,诉求就是哨声,干的就是为人民服务的事儿。”艾冬说。
2020年的春节,对他来说又是一个忙碌的节日。艾冬每天出现在“接诉即办”的岗位上,320余件疫情类派单,他一盯到底。
艾冬是个孝子,但他知道每一个疫情诉求的严峻与紧迫,“您老照顾好自己,等疫情结束我就回家看您。”年过八旬的母亲回忆起儿子的电话,忍不住落泪。由于工作繁重,艾冬近1个月没时间回去看望母亲,仅在除夕前一天的晚上陪母亲吃了一顿饺子。
从警24年,艾冬荣立个人三等功3次,个人嘉奖8次,先后被评为2008年奥运会“安保标兵”、2019年度首都公安“法制之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