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动基层党组织河南吹响中原抗疫集结号

今年春节期间,新冠肺炎疫情汹汹来袭,对于人口超过1亿,紧邻湖北的河南来说,防控压力巨大。对治理者来说,这无异于一场能力考验。



1月23日上午10时,疫情最严重的湖北武汉开始关闭出城通道。全国顺势而动,多地启动了一级响应。紧邻湖北北缘的河南,也迅速启用了封村、封路、大喇叭广播等“硬核防疫”措施,引发全民关注。

“硬核防疫”的民间力量

为防止人员流动,值班村民坐村口严防死守;为劝说乡亲不出门,村干部借大喇叭“暴躁喊话”;为让防疫宣传入脑入心,各地横幅标语、顺口溜简单直白……一个多月来,河南多地发挥民间智慧,积极防控疫情蔓延。

“哪怕长满一身膘,也别出门到处飘;今天沾一口野味,明天地府相会;戴口罩总比戴呼吸机好,躺家里总比躺ICU强……”河南信阳一村庄大喇叭循环播放的防疫顺口溜,让全村百姓不敢有丝毫松懈。

“刀都架到脖子上了,还不知道厉害……”前段时间,针对不听劝仍聚众上街、走亲访友的村民,河南新乡辉县大占城村村支书李德平通过大喇叭喊话,提醒村民做好疫情防控的视频上了网络热搜。

看到这段视频,有网友认为基层干部的做法太粗暴;也有人称赞,防疫当前何必纠结“土味”,实效才是硬道理。

但不少民众认为,疫情严峻形势下,基层防控尤为重要,对自己负责就是对他人负责。

面对疫情,河南从官方到民间,都在快速反应。

2月14日晚,河南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黄强接受央视新闻现场连线时表示,1月21日当河南有1例确诊病例的时候,就对防疫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

1月21日开始,河南禁止活禽销售,高速公路卡点设防,地铁站连夜消毒;1月22日,河南省卫健委公布130所新冠肺炎感染者的医疗救治定点医院;1月23日,河南发布《致武汉返豫老乡、武汉来豫同胞的公开信》,呼吁武汉返乡人员及时报告村、街道居委会,并居家隔离14天。

1月24日上午,河南召开防控工作发布会,成立以省委书记作为总指挥,省长作为第一副总指挥的指挥部,构建起省、市、县、乡、村五级贯通的防控指挥体系,又组建了由14位省级领导牵头的7个工作专班,负责物资保障、生活保障、交通运输、复工复产、学生开学等任务。

1月27日,郑州市根据“宁可备而不用,不可用而无备”的要求,开始建设河南版“小汤山医院”——郑州岐伯山医院,准备了800张医患床位。

2月11日,郑州印发《关于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的若干举措》,其中针对研发新冠肺炎有效疫苗或特效药的单位,给予最高1000万元一次性奖励。

在公众看来,从乡村到城市,这一系列的“硬核防疫”,得益于河南省政府的快速决断。

而黄强认为,这依靠的是人民战争的威力和基层党组织的作用,“村支书对着大喇叭用通俗方言这么一喊,就管用。”

前两年,河南还建立一村一警工作机制,有5.5万个警察和辅警,做到以村保乡,以乡保县,以小区保社区,以社区保城区联防联控的机制。

此外,在疫情防控阻击战中,河南公安机关依托乡村社区网格化管理,发挥各级治保会、巡逻队等群防群治力量,他们配合村社干部、网格长、卫生健康部门工作人员持续加强疫情联防联控,对流动车辆、人员、物品的卫生检疫工作,最大限度地实现精准防控、源头防控。

黄强还提到,前期河南防疫物资紧缺,但坚决服从国家调配,把相当部分物资支援了湖北,“河南再难,也要先支援湖北”。

严防死守“南大门”

信阳,被誉为河南的“南大门”,紧挨湖北,成为河南疫情防控压力最大的地区。截至目前,河南确诊病例中,信阳居首位。

据信阳市疫情防控工作指挥部副指挥长、副市长侯钦东介绍,疫情暴发后,信阳取消一切公众聚集活动,及时关闭宾馆、饭店,仅开放1家宾馆,用来安置滞留在信阳的武汉群众;实施机动车限行,要求群众“在家里的不离乡,没回来的不回家”;同时,严防输入,建立5级报告责任制,群防群控。

为提高救治能力,信阳确定了9家确诊病例定点治疗医院;设立30个发热门诊;紧急启动备用诊疗医院,投入1165张床位,针对确诊、疑似、发热的人员分开管理。

据了解,武汉返回信阳的8万余人,多居住在农村,人员流动大,防范意识差,做好基层防控,意义重大。

信阳市疫情防控工作指挥部办公室副主任陈春平表示,防疫期间,信阳乡镇、街道办事处,开展“拉网式”排查,不漏一村,不漏一户。重点对城中村、农贸市场、垃圾中转站、公厕等场所进行消毒。同时,广泛发动群众,鼓励大家养成健康生活方式,发挥“大嗓门”“大喇叭”作用做好防疫宣传。

此前,有媒体报道信阳出现医用防护物资紧缺现象,信阳积极与外地医用卫材生产企业联系,千方百计拓展医疗物资购置渠道;并帮助当地相关企业解决设备采购、原材料供应等难题,加强医用口罩、防护服等物资生产供应。同时,通过借助商会渠道,加强物资生产,专人多路采购,动员社会捐助等措施,全力保障防护物资供应。

除了信阳,南阳也紧邻湖北,也是河南新冠肺炎确诊人数较多的地市。

疫情发生后,南阳关闭了往返武汉的高速,对所有从武汉返回南阳的人员进行隔离。从2月4日起,南阳也关闭了公共娱乐等场所,全面停运公交车等公共交通,对城区实行封闭管理,还通过喇叭、手机短信等方式向老百姓发布疫情信息。

在救治方面,南阳设置了20家定点医院,准备了2290张床位,同时确立37个发热门诊,对发热群众进行筛查。同时,南阳还指定了17家医院,开辟1700张床位以备不时之需。

近期,河南多地出现排队买菜的情况,南阳市发动基层党员干部开展“线上采买,线下配送”方式,加大生活必需品配送力度,要求超市提前对蔬菜水果称好、打包,减少群众滞留时间,提醒群众错峰购物。

推出系列举措复工复产

作为确诊病例仅次于湖北和广东的省份,连日来河南新冠肺炎确诊病例0新增。在面临全国复工复产的压力下,河南也推出一系列举措,一方面全力保障劳务输出;一方面支持本土企业复工。

早在2月13日,河南就出台了支持中小微企业“复工复产20条”,从减免租金、延期纳税、延期还贷、降低利率等多方面推动企业有序复工。

2月18日,河南下发《农民工集体返岗复工交通运输保障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不得阻拦健康农民工返岗。

2月19日,河南证监局表示,河南全部81家上市企业中有75家已经复工。全省195家重点外贸企业,复工率也达到40%。

在疫情防控期间,卫生用品生产企业复工尤为重要。河南长垣市是中国三大卫生材料生产基地之一,医用外科口罩峰值产能达到105万个/每天,医用防护口罩3.5万个/每天,重要性不言而喻。

几天前,河南药品监督管理局还出台了6项新政,允许企业先生产,再补手续,公务人员随叫随到,随到随检,大力扩大产能。

复工之后,如何防控风险?2月初,河南制定《企业复工复产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方案》,要求企业实行分类返岗,建立职工健康台账,设置临时隔离点。对重点区域要安排专人每天早晚各消毒一次,关闭中央空调,推行分餐制、盒饭制。

针对劳务输出复工,河南开通豫籍外出务工人员返岗专车专列,实行网上报名;设立多个协作小组对接用工大省如浙江、广东、江苏、北京、上海,及时促进返岗复工;推出类似省内《健康申报证明》的“外出务工人员电子证明”,让农民工也得到用工省份认可;建立民工个人档案,全程可追溯。

此外,鼓励农民工就近就业,对吸纳湖北等重点疫区返乡农民工就业的企业,按每人1000元标准给予一次性奖补。

2月21日起,河南全部取消高速公路收费站交通管制。

2月25日,为帮助企业积极应对疫情推动复工复产,河南省出台多项针对建设企业的防疫与复工联动措施,允许公租房空置房源作为返工人员临时隔离设施,并规定新开工项目可暂免缴农民工工资保证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