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击疫情,东北三省与时间赛跑


从高峰到目前持续低峰的疫情状态,抛开时间因素外,与各地政府严格的隔离管控、对密切接触者的集中隔离,民众居家减少外出的共同努力是分不开的。全民抗疫进入下半场,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东北三省在行动。



2月23日,全国有24个省区市新增新冠肺炎确诊病例为0。

2月24日,湖北以外地区新增确诊病例数首次降至个位数。

这一天,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的新增确诊病例首次均为0。

无论从治愈情况还是疑似病例数看,全国整体在好转,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初见成效。

不可否认,新冠肺炎疫情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在我国发生的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一次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从各省陆续启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机制到下调响应机制,全民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已持续一月有余。在这场看不见的硝烟中,东北三省更是与时间赛跑,主动作为。


摸清底数

实行最严格防控措施


在全民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东北三省整体疫情防控较好,特别是辽宁、吉林,黑龙江省新冠肺炎患者死亡率和重症率比较高,一度被网友指责为抗疫不力。

距离武汉2000余公里的黑龙江省是除湖北、广东、河南、浙江、湖南等省外,疫情相对比较严重的地区之一,目前累计确诊病例在全国各省中排名第12。数据显示,从去年12月1日到今年1月31日,受疫情影响,正值冰雪季的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仍接待湖北籍游客约达7万人次,其中登记住宿43899人次,武汉籍有10450人次。从湖北出来有上万的返乡人员和大量的过境人员,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哈尔滨市疫情输入。

针对黑龙江省新冠肺炎患者死亡率和重症率比较高这一现象,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呼吸病学专家钟南山则表示并不奇怪,他说:“对黑龙江能忠实地、实事求是地报告(新冠肺炎)死亡的情况表示敬意。”

钟南山同时也给出解释:“新冠肺炎对具有基础病症的人群威胁较正常人群高出几倍,包括心血管病、高血压、糖尿病等,黑龙江处于高寒地区,因天气寒冷肺部疾病患病率较高。”

结合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势,1月25日,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几乎同时启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机制,实行最严格的防控措施。

在疫情防控上,三省都提出了加强联防联控和群防群治,确保疫情及时发现、有效处置,坚决防止形成区域性的疫情;对确诊病人和疑似病人实行定点治疗,中西医结合治疗,对危重病人实行“一人一策”治疗;强化属地管理,紧盯春节返乡节点,分兵把口、严阵以待,严防输入性病例和疫情在本地区传播;个人应当做好自我防护,不参加聚会和聚集活动,不食用法律法规规定禁止食用的野生动物及其制品,如实配合相关部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等举措。

为了让普通民众能做到从心中有数到心中有底,辽宁还是较早推出确诊病例行程轨迹信息的省份之一,并由当地媒体配合发布信息。一份公开的“行程轨迹”既可以提醒公众注意防护,大大降低病毒在本地人群内再次传播的可能性,也有助于跨省防控联动。

1月22日,辽宁出现首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确诊病例,1月24日,辽宁本溪市就发布首份确诊病例行程轨迹。这份行程轨迹信息极为详细,包括病例在哪里坐高铁、坐动车、坐公交车、去超市都有详细记录。

此后,辽宁省丹东、铁岭、朝阳、锦州等地都相继发布了相关确诊病例行程轨迹,通过行程轨迹迅速找到确诊病例的密切接触者,并且对其进行隔离观察。而且在辽宁,每收到一份病例报告后,相关城市的疾控部门都会立即启动现场调查组机制。

在全国疫情逐渐趋于平缓的情况下,黑龙江省不断升级管控措施。事实上,在2月22日之前,国家卫健委每日发布的全国病例数据显示,黑龙江省一直处在前列。

基于黑龙江省新冠肺炎患者死亡率和重症率比较高的事实,2月19日,哈尔滨市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工作指挥部发布第17号公告,4个主城区实行一体化管理,实施严格的交通管制,封闭与其他区县(市)的所有出入口,所有车辆、人员不得随意出入。这被认为是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黑龙江省和哈尔滨市出台的系列管制措施中最严格的一次。随后黑龙江省其他区县也采取相同措施。

在采取了如此“硬核”防疫措施后,2月22日之后的连续几天,黑龙江省新增病例一直保持零增长。更值得一提的是,东北三省中的辽宁、吉林。吉林的累计确诊病例数至今尚未过百,在全国仅排在倒数第十,辽宁也排在全国倒数第十一的低位上。不仅患病率低,东北三省的治愈率还相当突出,即使确诊病例数量较多的黑龙江省,治愈率也高于全国水平。


立法为民

防控穿上法治“防护衣”


抗击疫情是一场系统战役,牵一发而动全身,不只在医疗卫生行业,更需在法治轨道上统筹推进各项防控工作,及时完善疫情防控相关立法,加强配套制度建设,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疫情防控法律体系。

疫情发生以来,黑、吉、辽三省人大常委会纷纷紧急立法,用强有力的法治保障推进疫情防控,坚决对疫情防控中侵害公民合法权益行为说“不”。

2月11日,吉林省人大常委会迅速出台了《关于依法全力做好当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决定》,开展防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法律监督工作。

2月17日,辽宁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举行第十六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依法科学有序做好当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决定》,以法治方式和法治力量服务疫情防控大局,为辽宁省依法做好疫情防控工作、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服务。

2月18日,黑龙江省第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通过《黑龙江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依法加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决定》。由于情势紧迫,《决定》通过当日即施行。

对此,黑龙江省人大法制委主任委员、省人大常委会法工委主任时鹏远表示,这次立法,坚持问题导向,将为疫情防控提供坚强法治保障。同时划出“红线”,对未经批准擅自采取的侵害公民合法权益的行为作出禁止性规定。

有媒体用三句话评价《决定》:依法授权,赋予应急权限;划出“红线”,防止矫枉过正;刚性法律,体现人文关怀。

比如,根据这部《决定》,要求单位和个人未经批准,不得擅自采取设卡拦截、断路堵路、阻断交通等侵害公民合法权益的行为;不得采取封门、焊接出入口、堆放物料等硬性隔离措施封闭村庄、小区等场所;除依法应当采取隔离治疗或者医学观察措施的人员以外,不得限制其他已采取防护措施并配合临检工作的业主或者租户返家。


政策引导

抓防控抓生产两不误


眼下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进入下半场,在东北三省,紧张的备春耕生产工作也已进入全面启动阶段。

在吉林省舒兰市,为抓好春耕生产各项保障工作,预定粮食种子正火热进行,由乡镇组织农民有序开展打粮卖粮,筹备春耕生产资金。同时积极开展远程培训,帮助农民做好春耕准备,利用12316、12582专家咨询服务平台,组建种养殖技术指导的QQ群、微信群,在线指导农民解决种养殖中遇到的难题。

2月24日,黑龙江省政府新闻办举行黑龙江省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联防联控进展情况第22场新闻发布会,发布会的主题就是:黑龙江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备春耕。

在做好防控工作的同时,辽宁省也在着力恢复经济社会秩序。2月19日,辽宁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研究决定,全省实行分区分级精准防控,以县(市、区)为单位,全省划分为低风险、中风险、高风险地区,对不同地区采取针对性策略和措施。

为帮助企业安全复产复工,2月20日辽宁省下发了企业及员工疫情防控措施20条,要求企业复产做到“十到位”、员工复工做到“十必须”。同时,为了严控疫情,辽宁省更新了全省城乡社区(村)疫情严查严控措施30条(第二版),继续要求基层社区村屯做到严格排查“十清楚”、严格防控“十必须”、居民防疫“十不要”。

由于连续5天无新增病例,2月22日,辽宁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应急响应由一级应急响应调整为省级三级应急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