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合力抗疫,台州人大代表在行动
在浙江,疫情较为严重的台州市,各级人大代表一马当先,用行动证明,尽管这个世界没有超级英雄,但无数普通人在工作和生活中的默默付出,也足以筑起一道道防疫高墙。
今年开年,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国,“抗击疫情”成了春节的关键词。在这场战役中,除了冒着生命危险冲在一线的医护人员,还有许多在后方奋战的工作者,他们坚守自己的岗位,为抗疫竭尽所能。
在浙江,疫情较为严重的台州市,各级人大代表更是一马当先,用行动证明,尽管这个世界没有超级英雄,但无数普通人在工作和生活中的默默付出,也足以筑起一道道防疫高墙。
抗疫不分工作与生活
身为台州市人大代表,浙江力汇律师事务所主任金琴云在春节期间主动揽过了抗疫的责任。1月31日,她积极加入路桥区疫情防控法律专家团,对有关部门的疫情防控决策提出法律建议,并对可能发生的公共应急事件进行法律预测,提出解决方案。同时,她组织律所律师,撰写了多篇与疫情相关的普法文章,及时为公众提供相关法律知识。
除了发挥律师职能,金琴云还多次在律所、九三学社路桥支社等所在单位发起募捐,并四处采购口罩用以捐赠。
1月31日,她通过朋友联系到当地一家药店,预定了1100个医用外科口罩和N90口罩。但由于政府物资征用,最终他们只收到100个。眼看国内已无法买到更多口罩,金琴云想到了海外采购。她所在的办公大楼,有一位在柬埔寨做生意的业主,愿意帮忙进行海外采购。为了保证口罩质量,他们最终选取了防护效果较好的四层医用口罩。
目前,金琴云已经收到了多批来自海外的口罩,再加上当地药店最后的库存,一共27130个口罩,还有更多的物资仍在运送途中。
关于这些物资的分配,她也花费了一番心思。对于国内所购物资,她全数捐给了台州恩泽医院的放射科。“他们对口罩的要求相对低一些,但医护人员照CT时,可能会碰到新冠肺炎病人,也很危险。”金琴云说。
而国外所购口罩由于不够一线医院的高标准,同时,也为了避免物资辗转经过第三方慈善机构,保证所有口罩能够如数并及时到达一线人员手中,金琴云选择了当地基层一线作为主要捐赠对象。“像民警,即使在特殊时期,依然坚守工作岗位,在群众发生纠纷后第一时间赶来调解。但这些出勤的民警们也常常戴不上口罩。”为此,她向路桥公安局捐赠了7100个口罩。
还有相当一部分物资被金琴云分成几小份,每份500-1000个,分别捐到乡镇街道、司法所、村委会等基层单位。她说:“不要求受赠单位对我感恩戴德,只希望尽可能多地帮助需要物资的基层工作人员,希望每个口罩都能用到实处。”
此外,每次出门时她都会随身携带50个口罩,在路上看到没戴口罩的小区保安、老人、孩子,就随手分发。
工作、捐赠之余,金琴云也积极配合社区的秩序维持工作,及时向民众普及抗疫知识,缓解公众消极情绪。她所在的小区,一名从武汉回来的居民出现发热症状,一时间引起众人恐慌,尤其是住其楼下的居民,要求物业、街道对楼下每一层进行消毒,并将该居民带离小区进行隔离。大家在业主群里你一言我一语,情绪越来越激动,开始埋怨有关部门采取措施不及时,以致整个小区要被隔离。
金琴云努力安抚众人的情绪,事情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可怕,最重要的还是加强出门戴口罩等自我防范意识。
为了让公众对科学防疫有更清晰的了解,她和律所的律师们还根据浙江版《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预防手册》,制作了简化版预防手册,发给这些住户。“浙江版长达40多页,有些人可能懒得看、看不懂,我们就把其中的重点防范措施提炼归纳,并形成电子版,推送到律所公众号以及各个微信群中,告诉大家怎样科学预防,没必要过度恐慌,也不要听信谣言。”
施工现场的人大代表
相比金琴云的不分工作与生活的抗疫行动,台州市人大代表、三门县供电公司运维检修部主任项修波的支援则更多体现在他的高强度工作上。
随着复工日期的临近,近日,三门县决定为外来返岗员工建两处隔离点,由县供电公司负责其中配电设施的安装。2月10日,项修波接到任务,担任此次电力施工现场的总指挥。当天下午,他立即带着团队前往现场查勘。
“我们发现,两个隔离点周围没有可供使用的电源。”项修波说,情急之下,他们拉来10千伏线路,再安装变压器,总算实现了临时供电。
但这只是他们迈过的第一道难关。当晚,项修波连夜召开工作部署会,确定了供电方案。任务紧急,他们需要将原本至少半个月的工期压缩到7-10日。而在疫情背景下,工程的难度远超平时,更多的难题接连向他们砸去。其中,施工团队的组建就是他们接下来需要解决的问题。
受疫情影响,为限制人员流动,各村镇纷纷设立卡点,进行出入人员管制。但这样一来,外协施工单位也无法进入施工现场,项修波的团队只能在当地尽可能地调动人力,最终组织了40多人的施工团队。其中有相当一部分都是党员。“我们成立了党员突击队,无论在挑选参与人员,还是施工过程中,都希望党员能够发挥模范作用,冲在最前面。”项修波介绍说。
而由于这次施工属于提前复工,所有员工均需持上岗证工作,以证明身体健康。项修波和团队连夜办理,终于赶在开工前集齐了所有人的证件。
但施工期间的健康管理同样是个问题,如何保证员工们的口罩供应让项修波的团队花了不少精力。最初,他们向地方防疫指挥部申请,但只获得了少量口罩。剩余大量口罩只能由他们自己解决。“我们都是通过发动自己的亲友、同事,尽可能地采购口罩。有个同事在韩国,也紧急给我们寄了约1000只口罩。”项修波回忆道。
而疫情的影响还不止于此。在各地交通管制下,电缆、配电柜、变压器等材料的运输也颇麻烦,“所有这些都要同防疫指挥部协调,取得通行证,才能顺利通过各个关卡。”项修波说。
在施工过程中,为了保证工作效率,他的团队实行分班轮岗制。但实际上,40多人要分别进行高压作业、低压作业、物资调配、对外联络、后勤保障和车辆调度等工作,任务繁重,几乎每人每天只能休息四五个小时。
这期间,天公也不作美,一连几天的阴雨天气进一步加大了施工的难度和艰辛。“一天下来,全身上下都湿透了。”项修波说。
在众人的努力下,电力施工已接近尾声。不过,这次紧急行动只是项修波和同事们系列抗疫行动中的一环。在春节期间,尽管疫情不断加剧,但供电不能停,尤其是各隔离点,“只要一个电话,我们会立即安排有关人员到现场作业。”项修波说,在这一过程中,他们不仅要做好自我防护工作,还要和村委会进行沟通,“这些都给我们的工作带来一定的压力。”
尽管如此,“完成这些工作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作为人大代表,更应主动冲在抗疫前线。”项修波表示。
隔离工作疏忽不得
在台州临海市桃渚镇城里村,一串吴语防疫顺口溜回荡在几乎没有行人的大街小巷里,一行身披红马甲、带着小音箱的自行车队穿梭其中。领头的是临海市人大代表、村妇联主任金海清,接地气的防疫宣传语就是从她身后的小音箱里传出来的。
不同于项修波奋战在施工现场,金海清的抗疫行动则融于居民生活中的点点滴滴。
她组织村妇联干部们在当地展开这样的宣传已有20多天了。由于村里老人大多听不懂普通话,她想到用方言编出一段防疫顺口溜,通俗易懂,颇有成效。
如今,村民大多呆在家中,极少出门;即使个别忍不住出来和邻居拉家常,一看到金海清的车队,不等她们发声,就马上转身进家门。
不过最初,劝服村民并不容易。十几个人不戴口罩聚在家门前聊天的情况常有,金海清和干部们上前劝阻,村民们笑称没事,觉得小题大做。她们只好苦口婆心地普及疫情的严重性。一通说理后,常常口干舌燥。
好在现在,大家都养成了无事不出门的习惯,这也与金海清和妇联干部们的网格化联动管理分不开。她们将村民按区域分组,每组200-500人,每个干部管理一组,与自己组里的村民们保持联系。一旦收到消息,有人进行不必要的外出行动,或有外地亲友前来,干部们就会立刻上门劝阻。
偶有村民犯了麻将瘾,非要聚在一起打消时间,金海清和同事们实在劝不动,就发动其亲人一同劝说,直到对方打消聚众娱乐的念头为止。
不过,金海清也理解村民宅家的无聊,为了给大家解闷,她将自己和干部们已有的朋友群、广场舞群等微信群发展成“城里村居家防疫云打卡”百人群,时不时地往上传美食、美容、室内运动、剪纸等视频,带动村民们进行居家娱乐。
渐渐地,越来越多人参与互动,不仅发送自己在家跳广场舞、做手工的视频,互相交流经验,还分享家人的趣事,将以往线下的拉家常搬到了线上,群里越来越热闹。
金海清说,尽管工作细碎,但做好隔离工作对于遏制疫情同样意义重大。她将继续在自己的岗位上,为抗疫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