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苏灌南检察院:不让“黑车”成疫情防控“盲点”
本报讯(记者薛应军) 因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需要,各地政府持续加大对公共交通的管控力度,但少数人为从中渔利,铤而走险,通过“顺风车”“黑车”等方式非法营运。近日,江苏省灌南县人民检察院在办理一起刑事案件中,发现涉案“黑车”毫无防护措施,存在健康隐患,于是向该县交通运输局发出行政公益诉讼诉前检察建议,交通运输局高度重视并迅速采取措施,截至目前,共查扣各类“黑车”29辆。
据办案检察官介绍,大部分临时交通卫生检疫站设在高速出入口和国道、省道进出口,重点针对外地车辆进行检疫检查,对本地车辆只进行基本的体温测量,便快速放行,从而导致披着普通私家车外衣的“黑车”能轻易躲过检查。另外,“黑车”司机会刻意避开卫生检疫检查。一名被查处的“黑车”司机汤某为躲避高速出口的临时交通卫生检疫站的检查,选择避开主路绕行至外环再将乘客送达目的地。
“黑车”非法营运给疫情防控增加了难度。由于未对乘客的身份信息进行登记,一旦有感染者乘坐,在身份确认上可能出现“脱控”局面。据了解,很多“黑车”司机防范意识较低。在查扣的“黑车”中仅2辆进行过消毒,只有13名司机佩戴口罩,所有“黑车”司机均未要求乘客全程佩戴口罩。特别是,“长途黑车”乘坐时间长,空间相对密闭,是呼吸道传染病扩散的绝佳条件,给当前防控工作带来极大隐患。
对此,检察机关建议交通运输管理部门加强对汽车客运站、火车站、高速出入口和城区主要路口的布控,严厉打击非法营运行为。同时,建议交通运输、公安、网监、市场监督等相关部门强化信息沟通,从源头上控制“黑车”约客途径。交通运输管理部门与公安部门对非法营运车辆行政处罚的同时,针对屡教不改的“黑车”司机可以依法追究刑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