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高院通报2019年全省法院审判执行工作

本报讯(记者顾娟刘露) 18日,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举行新闻发布会,省法院巡视员谢国伟向媒体记者通报了2019年全省法院审判执行工作情况,并向社会发布江苏法院2019年度十大典型案例

据了解,2019年,江苏全省法院共受理案件2260045件,同比增长4.34%。其中,新收案件1978667件,同比增长7.99%;审执结1987489件,同比增长6.73%。全省法官人均结案295件,同比增加25件。全省法院审判执行工作呈现结案数高于收案数、法官人均结案数大幅上升的良好态势。

刑事审判方面,全省法院依法惩治各类犯罪,一审审结刑事案件80289件,同比小幅增长1.85%,刑事案件态势总体运行平稳。刑事案件中,数量最多的仍然是危险驾驶罪案件和盗窃罪案件,分别为19754件和17223件,该两类案件占刑事案件总数的46.05%。严厉打击暴力犯罪,全力维护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审结故意杀人、抢劫、故意伤害等暴力犯罪5890件。继续保持严厉打击毒品犯罪高压态势,毒品犯罪案件收案3365件,同比下降25.49%。严厉打击危害食品药品安全犯罪,审结案件1241件,坚决守住米袋子”“菜篮子”“药瓶子安全红线。

民商事和知识产权审判方面,全省法院一审审结民事案件735551件,其中涉及婚姻家庭、医疗、教育、就业等民生案件162983件。持续推进少年家事审判方式改革,切实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针对家庭暴力发出人身安全保护令312份。组织开展涉民生案件专项执行行动,对涉民生案件优先立案、优先执行、优先发放执行款。积极参与护薪行动,快立快审快执拖欠农民工工资案件29691件,执行到位金额8.18亿元。审结国家赔偿案件296件;救助生活困难当事人1769人,发放司法救助款2346.06万元。

行政和环境资源审判方面,一审审结行政案件15358件,2个案例入选全国法院行政协议解释十大参考案例。提升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实效,通过协调实质性化解行政争议3710件。一审审结环境资源案件9323件,3个环境资源司法保护典型案例入选联合国环境规划署首批中国环境司法十大案例,4个案例入选推进中国法治进程十大案例和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十大案例。

2019年,江苏法院执结各类案件634028件,执行到位金额1112亿元。巩固扩大基本解决执行难三年攻坚战果,实现工作目标由基本解决执行难切实解决执行难转变,执行工作由阶段性攻坚战向常态化持久战转变,最大限度实现胜诉当事人合法权益。全面推行执行指挥中心实体化运行“854模式,实现分权集约运行、全程闭环监管,“854模式和多项机制创新作为江苏经验在全国法院推广。常态化开展夜间执行、凌晨执行、假日执行5949次,实施搜查17652次、拘留18125人次、罚款3099.81万元,以拒执罪判处163人,发布失信被执行人名单28.31万人次。深化司法拍卖机制改革,进一步提升财产变现率,网络司法拍卖成交标的24968件,成交金额559.6亿元,为当事人节省费用28亿元。推进简案快执,提升执行效率,有财产可供执行案件法定期限内实际执结率达到97.7%,首次申请执行案件法定期限结案率为89.97%,同比上升14.75个百分点,结案期限平均缩短24.55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