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如东深化“警网融合”
夯实基层平安建设“最后一公里”
近年来,江苏省如东县整合治理资源、下移治理重心,把社区警务工作全面融入“全要素”网格化管理服务体系,构建“五联”工作机制,深化“警网融合”模式,打通社区警务、基层治理“最后一公里”。
本报讯(记者顾娟 通讯员章冬垒) 2019年,江苏省如东县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及省、市委有关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要求,按照“全要素”功能定位,在县域统一划分1496个基础网格、540个专属网格,统一建立1684名网格长、3766名专兼职网格员队伍,常态化开展巡查走访、信息收集、宣传服务等工作,坚持好发展好新时代“枫桥经验”,整合治理资源、下移治理重心,把社区警务工作全面融入“全要素”网格化管理服务体系,组织全县260多名警辅力量与网格进行匹配对接、整体联动,以网格为单位,配备“1+1+N”的警务力量:即每个网格有1个社区民警和网格长、每个网格配备1名以上专兼职网格员、N就是以志愿者、调解员、综治宣传员、禁毒协管员等组成的信息员队伍,并在基础网格内因地制宜设置“网格服务驿站”、“党建服务点”、警民联系点,形成“信息联采、矛盾联调、治安联防、风险联控、服务联动”等“五联”工作机制,协同开展社会治理基础数据“清仓见底”专项行动,精心构建“共治型”“服务型”“实战型”“警网融合”模式,打通社区警务、基层治理“最后一公里”。蓝色的警服和网格员的“蓝马甲”成为活跃在如东村居平安建设中一道靓丽的风景线。上半年,全县公众安全感以99.2%位居全省第一。
信息联采,基础数据核得准
2019年9月2日,如东县召开网格化社会治理“警网融合”“清仓见底”工作动员会,对“警格”+“网格”双网融合共治的机制、职责等全面落实,岔河镇创新实施“系统谋划、环节控制、分类指导、考核保障”,“四步法”扎实推进网格基础信息核查“清仓见底”专项行动。围绕网格基础信息“全面、准确、鲜活”的工作目标,以“一标多实”基础信息采集为重点,坚持日常性走访与集中性走访相结合,普遍走访与重点走访相结合,全面采集人房物地事等基础信息,配套完善考核奖励机制,不断优化实有人口管理效能。
加强民警(辅警)与网格员的分工配合,民警(辅警)负责采集列管重点人员、流动人口、出租房屋基础信息,网格员负责采集并核查校准网格内的人口、房屋、地址和单位等基础数据,双方通过工作互补、形成合力,有效提升了网格基础数据的准确性、真实性、及时性和鲜活性。截至目前,该镇通过入户调查,累计采集、核准标准地址236条、户籍人口数据10075条,流动人口数据1420条。
矛盾联调,化解纠纷效果好
2019年4月,大豫镇丁家店村的两户邻居因土地界址问题引发矛盾并不断升级,出警民警一时无法处理,通过向社区民警汇报后不到半小时,网格长、网格员、调解员到达现场,由于人员熟、情况明,网格员和调解员三言两语就让双方心服口服,矛盾迎刃而解。
2019年以来,该镇积极推动“全要素”网格与社区警务深度融合,在统筹布局“警格+网格”的基础上,组织社区民警全部进村居“两委班子”任副书记或副主任,同时担任村居网格办副主任,社区干部任每个网格的网格长,每个网格配备兼职网格员。在实际工作中,社区民警与网格长并行开展工作形成互补。在治安联防、消防安全、户籍管理、信息采集等方面,社区民警充分发挥其专业优势;在深入网格矛盾调解、入户走访等方面,网格员充分发挥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优势。社区民警与网格员“形影不离”,切实解决了警力下不去、信息上不来、群众工作推不进的难题。
治安联防,巡查预警覆盖全
2019年11月3日上午,丰利镇网格员在村居创文建设工作中听闻居民当天遇有身着僧服的“和尚”手拿红黄布条,沿着丰利镇凹桥村挨家挨户敲门游说上门看风水调命运。一听说家里有灾、有病,大爷、婆婆们心中惶惶不安,纷纷拿出现金购买所谓的开光法器和福条。网格员顿生疑虑,迅速将此情况通报给了派出所网格民警。正当该“和尚”怀揣200多元准备离开时,民警及时赶到,“确认过眼神”,民警一眼就看出了破绽,将其带回派出所做进一步盘查。假和尚对自己假冒身份的行骗行为供认不讳。
2019年6月上旬,大豫镇伯安村网格三的网格长阚楠发现网格内有人通过赠送鸡蛋、面条等方式兜售净水机产品活动,经观察后立即向镇网格办反映。镇网格办及时通知派出所、市场监督分局介入调查,联合取缔了该活动,并利用该机会向群众进行了防范欺诈性销售宣传。
该县聚焦案件多发、防范薄弱、人口聚集的重点区域,充分发挥网格巡防的覆盖优势,警务力量进网格的靠前优势,最大限度形成整体合力,有效预防各类刑事、治安案件的发生。全县万人刑事发案率保持全省最低。
风险联控,隐患问题处置早
2019年8月18日凌晨2点,如东县马塘镇王渡村第一网格长柏新国在值班时,发现达飞织造厂突发火灾。网格长在发现火警险情后第一时间前往维持秩序、组织人员疏散并拨打119火警电话报警,因报警及时、救护有方,火情得到及时管控和解决,未造成人员伤亡和重大财产损失。
2019年以来,大豫镇社区民警张佳阳经常带着社区干部、网格员对辖区内的商超、市场、加油站等重点区域进行全面的消防安全检查。每检查完一家单位,网格员都会递上一张民情联系卡。联系卡上印着社区民警、村居干部、网格员的姓名、联系方式和微信,并不忘提醒:“有事可以随时联系我们,或者加我们微信进行沟通。”根据网格化服务管理需要,如东县各镇区组建若干网格微信群和QQ群,持续融入群众、发动群众、组织群众,经常发声互动,通过群内安全防范宣传、通报本地治安状况等方式,进一步提升民警、网格员的知晓度、满意率,增强辖区群众防范的意识和针对性,提高群众风险防范参与度。
服务联动,民生关怀点赞多
2019年10月9日上午,就读于双甸中学的许某在双甸小学附近走失,家人寻找未果后,拨打110报警,并联系石甸社区网格长寻求帮助,网格长获悉后立即上报镇网格办,如东县各镇(区)网格迅速反应,转发该条信息至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微信群、QQ工作群、微信朋友圈等多种渠道全力寻人。在县镇村三级网格办、社区网格长、社区民警多方配合下,很快于当日下午16时57分在栟茶镇栟茶中学附近找到许某,这场寻人接力仅历时1小时41分。
“警网”联动寻人事件并非个例,自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开展以来,如东网格帮助寻找迷途老人、未成年人、智障人等20余起,县、镇、村三级网格联合“警格”协同处理,信息扩散迅速、寻人效果显著,为群众解决了实际问题,得到了广泛好评,被戏称“如东有个寻亲网”。此外,全县通过“职能部门进网格”“网格登门”等活动,快速发现处置物业类、城管类、环境类等民生服务事项超1200起,每周对空巣老人进行走访,切实提高了群众获得感、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