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安全生产集中整治工作深入推进
国务院安委会11月中旬部署开展为期3个月的以危险化学品为重点的安全生产集中整治以来,各地区和有关部门高度重视、层层动员、迅速行动,推动集中整治工作在全国范围内深入推进。
迅速部署 集中整治
目前,全国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均已结合各地区实际制定了集中整治方案或召开专题会议进行部署,并陆续派出工作组赴各地市开展督导。此外,为确保集中整治整出实效,部分地区自我加压,山东决定将集中整治工作持续至明年5月份,河北持续至明年年底。天津、吉林、福建、湖北、四川、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等还将集中整治工作开展情况纳入干部绩效考核内容,进一步压实责任,推动集中整治工作深入开展。
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自然资源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交通运输部、水利部、商务部、文化和旅游部、国资委、市场监管总局、体育总局、国家能源局、国家铁路局、中国民航局、国家邮政局、国家煤矿安监局、国铁集团等有关部门和单位已结合各自行业领域特点制定印发了实施方案或召开专题会议,部署在本行业领域内开展集中整治工作。
深入细致排查隐患
在湖北,由于历史原因,很多危化品企业建厂时存在安全设计不正规或设计标准偏低等问题,“先天不足”使得整改难度大的隐患较多。近日,湖北召开全省危化品设计诊断复核和专家驻企检查帮扶现场会,从企业的安全设计源头抓安全生产集中整治。现场会指出,安全设计诊断复核不是一次性的,而要形成制度。对外部环境发生变化的化工企业,要对相关装置开展安全设计诊断复核。要逐步将安全设计诊断复核对象,由涉及“两重点一重大”的企业向一般化工企业延伸。新成立企业的安全设计要执行现行最高标准。
在安徽,安徽八一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目前正处于拟整体搬迁和维持老装置继续生产的特殊时期,专业机构在对该企业排查中共发现各类隐患200项,其中重大隐患14项、一般隐患186项,认为该企业安全生产问题突出,生产运行处于高风险状态。安徽省安委办日前印发督办函,要求蚌埠市立即对该公司存在的所有问题隐患实施挂牌督办,限期整改,及时验收,形成闭环,坚决做到不安全不生产。要求蚌埠市严格督促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特别是主要负责人的责任,逐条逐项落实风险管控措施。
在辽宁,应急管理厅组织全省业内资深专家奔赴营口市老边区,开展为期4天的危化品企业安全生产集中整治工作。专家组帮助4家企业累计查找问题292项,其中重大隐患与典型问题12项。围绕重大隐患和典型问题,结合在安全管理、工艺安全、设备安全、仪表及电气管理、设计与总图、应急和消防等6个专业方面存在的24项共性问题,专家组制定了8条针对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强的措施。被检查企业负责人表示,专家提出的问题,照单全收,并按照专家的意见即刻整改。
在广东,应急管理厅检查组日前赴惠州市开展危化品安全生产突击检查。检查组认为,该企业安全教育培训抓得不紧、抓得不严,存在漏洞。检查组责令隐患问题突出的惠州市和健化工燃料有限公司沥林气体厂、惠州市宙邦化工有限公司、广东立邦长润发科技材料有限公司等3家企业停产整改。
在四川,应急管理厅检查组来到四川仁智石化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岁末年初历来是化工危化品事故高发多发时段,严格排查不是‘鸡蛋里挑骨头’,而是希望能真正发现隐患、消除隐患,进一步督促企业提高安全生产管理的意识和水平。”检查组相关负责人表示。
在山西,应急管理厅近期派出10个检查组,采取“四不两直”方式开展煤矿安全检查。据了解,对存在重大隐患和违法违规行为的煤矿,山西省应急管理厅(省地方煤矿安全监管局)要求一律停产停建、一律专人盯守、一律考核记分、一律挂牌督办、一律公开曝光。截至11月底,监管人员共检查煤矿35座,查处一般隐患875条、重大隐患52条,责令27座煤矿停产整顿、罚款2909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