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邯郸市邯山区老城区旧貌换新颜
本报讯(记者张君 □马明月) 位于河北省邯郸市区中南部的邯山区,是邯郸这座千年古城的发展源头,然而,正是由于这块区域的发展年代久远,所以也就不可避免地留下了许多影响城市容貌的“顽疾”。例如老旧小区较多、违章临建“遍地开花”等诸多问题,在严重影响着城市形象和品位的同时,也使得邯山区的市容整治工作成了一个颇为棘手的“老大难”问题。
2019年以来,邯山区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局(以下简称邯山区城管局)以创建文明城市为动力,围绕大气污染治理、创建洁净城市和城市容貌综合整治,以城市管理攻坚战“春天计划”为载体,瞄准“顽疾”,破解难题,持续打造和提升城市环境容貌整体水平,从而使城区的多处“污点”变“亮点”,扮靓了城市容貌,焕发了古城青春。
以往,邯山区众多的临街商铺广告牌匾各式各样、五花八门,有的甚至破旧不堪、错别字屡见不鲜,几乎成了污染视线的“街头一景”。为了迅速改变这一现象,邯山区城管局按照“一街一景观、一路一特色”和“白天美化、晚上亮化”工作思路,2019年投入力量进行了大力整治,累计拆除不规范门头牌匾3300余块,提升改造3000余块,形成了街头广告牌匾基本整齐划一和规范,大大提升了辖区内的市容形象和品位。
“马路市场”因为影响交通、“鱼龙混杂”而历来成为城市管理的难点。邯山区城管局通过对沿街商贩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说服教育工作,先后拆除了育红路等13个马路市场的临街违章建筑、清理了随意摆摊设点的商贩,同时完成绿化路、乾政路2处临时疏导点拆除取缔和众帮便民市场平稳迁移,在全市率先实现马路市场“归零”。
为了提升城区的文化附着力、完善城区的便民服务功能,邯山区城管局还先后完成了东柳西街、滏漳路、华山东街、群英路4条小街巷提升改造,并对沿街墙体粉刷、彩绘成“邯山文化、成语典故、传统文化、城市管理”4条风格不同文化宣传墙,凸显出浓厚的文化气息。与此同时,他们还从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入手,完成了城区20座公厕、10座垃圾转运站改造提升工作,协调60家单位内部公厕对外开放。立足“宜硬则硬、宜绿则绿、宜景则景”,累计完成约3万平方米破损便道和裸土裸地等整修改造。
为了尽快实现垃圾分类的城市管理新要求,邯山区城管局又率先完成全区80余家机关单位和公共机构垃圾分类,配置各类标准四色分类垃圾筒(箱)3000余个,并全力开展居民小区垃圾分类,正在全力推进。与此同时,严格执行“双五双十”“以克论净”作业标准,持续开展“洗城”和“垃圾不落地、邯山更美丽”行动,道路洁净度进一步提升。强化垃圾外运处理,全年累计外运22万余吨。
现在的邯山区,街道清洁整齐、井然有序,以往经常出现的道路交通“肠梗阻”等城市“疾病”已经消失不见,特别是过去随意破墙开店,严重影响居民生活和损害城市形象的状况更是得到了彻底改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