戒毒治“艾”,用爱好好活着
戒毒治“艾”路上,艾滋病戒毒人员最难接受的就是亲人的冷眼相看与朋友的避而不见。“12·1”世界艾滋病日到来之际,在广东省女子强制隔离戒毒所特类人员专管大队,记者却遇到这样一位艾滋病戒毒人员,她新婚不久的丈夫用实际行动诠释了爱的真谛。
位于佛山市的广东省女子强制隔离戒毒所特类人员专管大队,目前集中管理着19名女性艾滋病戒毒人员。在这里,有一个无论是干警还是艾滋病戒毒人员都熟悉且羡慕的真实爱情故事。
故事的主人公是31岁的艾滋病戒毒人员王佳。“王佳给我留下的印象最深刻,她丈夫是一名建筑工人,无论他在哪个工地打工,每个月都会准时来会见,每个月都会给她打钱,对她嘘寒问暖,一直以来不离不弃。”此前,负责管理的专管大队副大队长何丹丹在介绍王佳情况时说。
11月14日下午,记者见到了王佳,她正在整理沙盘模型,样子还很拘谨。“这是你第几次进来?”面对记者试探性的询问,王佳用一只手做出数字“6”的手势,随后又苦笑着摇摇头。这些年反反复复进入戒毒所或拘留所,她自己都记不清现在是“五进宫”还是“六进宫”。
31岁的她面容姣好,眼神中透着几分灵气。几番沟通后,王佳慢慢打开话匣子,和记者聊了起来。当天恰逢王佳在广州市花都区打工的丈夫郭军受邀前来专管大队。面对记者,大多数时候,王佳平静地讲述,像是在说着别人的故事。但只要谈及郭军,幸福的感觉一瞬间就在王佳的脸上洋溢,她说:“我老公所做的一切都让我感动!”
令人唏嘘的过往
每个艾滋病戒毒人员都有着不堪回首的经历,王佳也不例外。
“我14岁被第一次送去强制戒毒,后面又因贩毒被判刑4年。在我的老家,毒品这种东西谁想找都能找到。只要你需要,随便打个出租车或者摩托车什么的,他们都会带你买到毒品,而且大家彼此都认识。”1987年,王佳出生于贵州省安顺市。安顺地处云贵川一带,当时禁毒形势十分严峻。
在青春期,王佳就沾染毒品,她以贩毒为生。这些年里,虽然之前在工厂里打过几次工,但是她都没有坚持到最后,上不了几天班就放弃了。用王佳的话说是:“我自己没有什么技术,打工的话觉得很累,工资又低,就不想去找了。”
得知她吸毒后,尽管父母极力劝阻,但面对毒品的诱惑,王佳终究是败下阵来,此后,她一直在毒海中浮浮沉沉,青春就这样在浑浑噩噩中度过。
直到2012年,王佳得知与她共用针头的朋友最终染上了艾滋病,她既担心又害怕。自此之后,她每三个月去医院验血,而每次验血的结果都是阴性。见一时无碍,心存侥幸的她又忘记恐惧,旧病复发。
2014年6月,王佳再次因为复吸被当地公安机关责令强制隔离戒毒。这一次,幸运之神没有青睐她。她被确诊感染上艾滋病毒,从“戒毒人员”变成了“艾滋病戒毒人员”。
得知自己染上艾滋病的那一刻,王佳内心是崩溃的,她无法接受,完全把自己封闭起来,心情极度低落,而且患上了严重的口腔疱疹,连医生都发了病危通知书。“我快要死了,而且是马上。”
那段时间里,王佳一度绝望,是家人的温情和坚决的态度勾起了王佳内心活下去的渴望,妈妈更是哭着对她说:“就算卖掉房子也要救你!”
在家人的鼓励下,王佳重新振作起来,她开始积极治疗和身体康复,人也逐渐有了精神。
结婚前她说出秘密
2015年,通过微信聊天,王佳结识了郭军,对于自己的吸毒经历,王佳没有隐瞒。郭军小她7岁,性格内向,平时话不多,但只要和王佳在一起时,就像变了一个人,两个人很谈得来。
“他傻傻的,对我很好。周围的人都对我说,太幸运了,天底下最好的一个傻男人让我遇上了。打个小小的比方,如果我在外面说我看中了这样东西,哪怕再贵他都会给我买。但是如果说我带他去买套衣服,这衣服只要超过1000块,他马上掉头就走,说太贵了。”王佳回忆,“有一回夏天特别热,他连一瓶两块钱的矿泉水都舍不得买来喝。我问他,天气那么热,等一下你中暑了怎么办?他却回答,节约一点儿是一点儿,就可以多买点你喜欢吃的和你喜欢穿的。这话让我特别感动。”
随着感情的发展,两个人进入谈婚论嫁阶段。一直有些纠结和犹豫的王佳在结婚前还是鼓起了勇气,决定把自己是艾滋病感染者的事情如实告知。她说:“他那么老实,我不想伤害他。”
郭军听了起初还以为是王佳在考验他,直到确认王佳说的是认真的才真正相信。他沉默地离开了,王佳心灰意冷,觉得自己是艾滋病感染者不配拥有幸福。想不到,一个月后,郭军又出现了,经过反复慎重思考的他,说出了那句最特别的爱的宣言:“没事,哪怕你有艾滋病我也不怕,我爱的就是你这个人。我就要跟你在一起,实在大不了,要死就一起死。”
为了不让自己的家人担心,郭军选择一个人顶住压力,默默地承受,他的家人至今不知王佳身染艾滋病一事。
2017年10月,王佳和郭军正式成为夫妻。“我们应该算是裸婚,没有钱,也没有更多的朋友和亲人。”婚后,两个人过上了平淡但有爱的生活。在郭军身上,王佳看不到歧视的目光和害怕的眼神,她看到的只有他对自己深深的爱。那时,王佳已经远离毒品有好长时间了。
强戒期间他不离不弃
2018年春节,夫妻俩回贵州探亲,在昔日毒友的诱惑下,“想着偷一次嘴没有事”的王佳背着郭军复吸了。虽然她告诉自己这是最后一次,但就是这一次,王佳在广州车站刷身份证时被公安民警抓获,再一次被责令接受为期两年的强制隔离戒毒。
“如果我知道有这样的后果,我是绝对不会选择复吸,我觉得愧对老公,尤其这两年我亏欠他更多。”王佳皱起眉头,难掩懊悔之情。
那时,王佳和郭军结婚只有半年时间。在专管大队,她郁郁寡欢,担心郭军会因此离他而去。王佳的状态令何丹丹非常担心,因为与常规大队相比,在专管大队的女性艾滋病戒毒人员经常有破罐子破摔的心理,遇到一些小事情绪极易爆发。为此,她密切关注着王佳。
等到第一次郭军来会见时,王佳就伤心地告诉他:“两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你在外面如果找到合适的也很正常,咱们可以离婚,我唯一的要求就是不要告诉我的父母……”而郭军的态度却始终如一。
“每次我老公来看我,他会给我保证说,你放心,我会等你出来。其实他说这些话的时候,我根本是不相信的态度。”王佳告诉记者,但是现在她相信了,因为再过三个月她就强戒期满离开这里,而郭军也信守了诺言,经受住了考验。
此时,正当记者与王佳交流时,一名微胖穿黑色T恤的男子神情有些紧张地出现在门口。“就是他,我老公!”王佳开心地招呼郭军过来坐。
郭军性格内向,话很少,不擅表达,初见有点不知所措。每说一句话他都低着头,问得多了,他不知道怎么回答时就礼貌地憨笑一下。
希望能多陪他一段时间
事实上,在专管大队的小圈子里,很多人都好奇是什么原因让郭军对王佳的爱能够始终如一,王佳的魅力在哪儿?
对于这一众人关注的话题,郭军很腼腆地小声给出了答案:“她人长得漂亮,性格活泼可爱,对我也很温柔。”除了外貌和性格的吸引,记者还了解到,郭军从小生活在一个单亲家庭,他在王佳父母那里,感受到从未有过的来自大家庭的温暖,某种程度上弥补了他童年和少年时的创伤。一个表现是,在谈到未来打算时郭军说,他决定等王佳出来后第一时间就带她回王佳父母那里看看。王佳听到这里也甜蜜地笑了。
正是因为有了爱的相随,在戒毒治“艾”的路上,王佳变得更加积极乐观和勇敢,谁见了都说她是一个幸福的小女人。她常说自己很好,很幸福,比普通人更幸福。
随着距离新生的一天越来越近,现在在医生的指引下,王佳每天服用抗病毒药,病毒载量连续下降,这让她充满希望,幸福的笑容每天洋溢在她脸上,发自内心的正能量感染着身边的艾滋病戒毒人员。
而郭军除了每月定期探望,定期为王佳存钱外,还会在“6·26”国际禁毒日、“12·1”世界艾滋病日等重大宣传活动前,主动给专管大队打来电话,询问是否需要他配合工作,至今他已有过好几次受邀和接受采访的经历。
在专管大队,最熟悉郭军的干警就是何丹丹,因为每次活动邀请都是她与郭军直接对接,平时与他在微信上也有交流。郭军经常会在微信上问何丹丹:“我老婆在里面吃得好不好,她有没有好好吃饭,她有没有多吃点水果,天气冷她要多穿点衣服。”何丹丹说,他那种发自肺腑的关心,即使隔着手机屏幕也能感受得到。
每次专管大队有活动时,王佳对媒体采访亦是非常配合,“我希望所有人帮忙监督我,我接受采访就是不想给自己留后路。”不过,王佳不愿意出镜露脸,不是为她自己,是担心影响到郭军和自己的父母,“毕竟很多人还是谈‘艾’色变,对我们有偏见。”王佳说,“话又说回来,即使半个世界的人都用那种眼光看我,我也无所谓。我现在很好,比其他人都幸福。我不在意,但不想让家人也承受别人异样的目光。”
对于未来王佳要求不高,她希望两个人平平淡淡健健康康就行。说到这个话题,王佳的内心突然似被触痛,她看了看一旁的郭军又对记者说:“希望能多陪他一点儿时间,哪怕我自己也不知道时间有多长,但能多陪一下他就够了。”说完,她用手去擦拭眼角快要流出的泪水。
“不要哭!”坐在旁边的郭军一边安慰着王佳,一边拉过她的手,用他有力的大手紧紧地握着。
(文中王佳、郭军皆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