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西城法院全面开通“诉源治理直通车”

本报讯(记者赵春艳) 近日,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法院召开新闻通报会,宣布正式启动“诉源治理直通车”工作。通过12368语音服务热线、“西城家园”手机APP、诉源治理工作站、巡回法官队伍“线网站巡”四个载体,对接社区、直连群众,将诉讼咨询、纠纷化解、普法宣传等服务送到百姓家门口,打出一套矛盾纠纷源头化解、多元化解、依法化解“组合拳”,打通司法为民的“最后一公里”。“直通车”开通后,全年预计可接收群众来电约3万通,力争将80%的群众诉求在线上解决。


据西城法院立案庭(诉讼服务中心)副庭长秦学伟介绍,直通车工作站依托全国法院系统统一的12368语音服务热线和北京市西城区线上线下统一的基层治理平台“西城家园”APP,通过人工+自助模式,提供线上回复、线下派单、线上调解、线下巡回、结果反馈、数据分析等24小时不打烊的司法服务。

据悉,西城法院于今年10月25日成为北京市第五家实现12368直通的法院,由过去北京市高院转接来电改为直接接入呼叫。直通后日均接听电话110通,是直通之前的3倍,而群众等候时间则缩短为40秒,服务效率明显提升。“西城家园”APP于今年11月4日上线,拥有西城区实名注册用户19万余人,覆盖全区所有街道社区。其中“法院直通车”的入驻为群众和街道社区提供2种通道、9项选择的精准司法服务,成为该平台的重要亮点之一。

为了确保诉源治理目标的实现,西城法院组建了一支由员额法官、法官助理、调解员、大学生志愿者组成的200多人的巡回队伍,将定向巡回与按需巡回相结合,根据派单及时开展巡回审判、诉前调解、法律咨询、普法宣传等工作,对解纷需求较大的街道社区进行重点巡回,努力实现矛盾不上交、纠纷就地解。据悉,西城法院党组将率先垂范,每年每位党组成员至少走访2-3个街道,对收集的重大疑难法律问题,根据需要召开现场会,推动问题现场解决、实质性解决。

为了确保直通车工作政策取向上相互配套、实施过程中相互促进,西城法院成立了诉源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出台了配套制度文件5个,完善相关工作机制,其中就包括诉源治理报告机制。根据机制要求,西城法院将不定期向党委政府汇报、向街道社区通报诉源治理工作动态,分析治理难点、痛点、堵点,反映社会治理中的风险隐患,发挥司法的提示、警示作用。针对诉源治理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向相关部门发送司法建议,帮助其健全制度、堵塞漏洞、规范行为,并通过主动回访、征求意见,积极督促落实。

西城法院副院长刘玉民告诉记者,试运行一周已经接收群众诉求34起,线上指导调解6案,应两个街道申请开展了精准普法讲座。下一步,法院将积极推动直通车工作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完善,争取更加融入基层治理、更加贴近人民群众、更加缓解人案矛盾、更加提升法官能力,为区域社会治理贡献司法智慧和法院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