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房山普法走过三十四载
□房山区司法局
法治兴则国兴,法治强则国强。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是人民幸福安康的重要保障。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关系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战略全局出发,把全面依法治国纳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开启了法治中国建设的新时代。回首我国法治建设进程,从1986年开始实施普法规划,北京房山普法工作走过34载,回顾这些年的变化,用“翻天覆地”来形容房山普法变化一点也不为过。
第一个五年普法规划拉开帷幕
(1986年-1990年)
34年前,那一年第一个五年普法规划刚刚启动,相关单位承担着普法工作任务。1987年房山区司法局正式成立,普法成为司法局重要职责之一。
“一五”时,人们对法律知识知之甚少,最初普法从普及《宪法》《婚姻法》《民法通则》等“十法一条例”开始。那时,房山大多数普法工作者自己画板报、做标语,上街给老百姓发宣传页,宣传页都是工作人员自己刻蜡板、油印而成。他们开着面包车,穿梭在街头巷尾,在影剧院门口或者人多的地方,卸下长条桌、摆好黑板报,就地开展宣传,过往的行人时不时过来瞧个热闹,普法在当时还是个“稀罕物”。
在下海浪潮中走过第二个五年
(1991年-1995年)
“一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一曲《春天的故事》唱响大江南北。90年代初,正是改革逐渐深化、商品经济发展、社会活力激增的年代,在坚持改革开放整顿市场经济秩序的时代背景下,“二五”普法正式启动。那时普法宣传不单是黑板报、油印纸,当时最潮的家用电器——录音机也成为普法宣传的“秘密武器”。普法工作者将法律知识录进磁带,宣传时用录音机进行播放,再也不用拿着大喇叭喊了。
“三五”迎来“e时代”
(1996年-2000年)
1996年,全民普法工作已经开展10年,第三个五年规划正式启动。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尤其是通讯方式的改变,让人有浮生若梦之感。中国网民不断增加,“网上冲浪”成为当时最时髦的说法。与此同时,普法手段也发生了极大的改变,录音机早已不足为奇,报纸、广播、电视成为宣传的重要手段。法律知识竞赛、青少年模拟法庭成为那个时期普法的新形式。普法由单向灌输式开始向启发互动式转变,群众学法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断提高,普法工作取得明显效果。
“四五”确定了“12·4”
(2001年-2005年)
2001年,国家确立现行宪法颁布日12月4日为每年的全国法制宣传日,从此以后,每年的12月4日便成为普法工作者的重大节日,那一天全区各单位都会举办大型普法宣传活动。
对比十来年的变化,普法人员纷纷表示,“四五相较一五、二五、三五来说,变化很大,普法工作由单纯的普及法律知识向法治创建和依法治理转变。那个时期,大力培育基层民主法治示范村,村庄的墙壁上增加了法治漫画、法治格言,增设的法律图书角、法律图书馆让村民足不出户就能学到法律知识。通过一系列法治创建活动,全区营造了全民学法用法的浓厚氛围。”
“五五”咱们有了“根据地”
(2006年-2010年)
2008年,第29届奥运会在北京举行,全国上下喜迎奥运,北京市司法局推出的法制宣传歌曲《迎奥运 学法律 十要十不要》在全区引起强烈反响。那时正值“五五”普法,法律“六进”即法律进机关、进乡村、进社区、进企业、进单位、进学校不断深化,普法宣传不断加强阵地建设。
2007年,占地1000平方米、投资15万元的法制公园在北潞园健身公园揭牌成立,后来我们相继有了普法公园、工作站、宣传栏、街面灯箱……普法有了自己的根据地。
“两微一网”助力“六五”
(2011年-2015年)
2011年,第六个五年规划正式启动。“六五”期间,新媒体迅猛发展,成为普法的主要方式。2011年房山普法网正式开通,2014年“房山普法”官方微博、微信公众号正式上线,“两微一网”普法宣传平台形成。除此之外,微动画、微电影成为普法新方式。以房山本土故事为题材的“悦读房山系列微动画”登陆优酷、乐视网等媒体,在商务楼宇的媒体终端和公交移动电视滚动播出,幽默诙谐的语言吸引大量群众,受众达上亿人次。
2012年拍摄的微电影——《法律人生AB剧》,引导群众根据剧情作出不同选择,引发群众思考,通过寓教于乐的形式,达到良好法律学习效果。“六五”期间,群众法律意识明显提升,房山区更是获得“六五”全国先进区的荣誉称号。
“七五”踏上新征程
(2016年-2020年)
2018年,宪法修正案将“健全社会主义法制”修改为“健全社会主义法治”,从“法制”到“法治”,一字之差,是我们党依法治国理念和方式的新飞跃,体现了我国法治建设理念的提升,是一个伟大的跨越。“七五”期间,房山区普法宣传方式从“两微一网”升级为“两微一网一抖”,普法方式更加新颖,普法内容更接地气。2018年,房山区获得全国“七五”普法中期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2019年4月22日,房山区委依法治区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召开,守法普法协调小组成立,主要担负组织研究本区全民守法和普法方面的重大问题,协调推动法治社会建设,推进实现社会治理法治化等职责。面对新职责、新挑战,区司法局局长刘守祥表示,推进依法治区、建设法治房山是一项长期性的系统性的工程,意义重大、任重道远。我们将立足新职责、找准新定位,凝心聚力、守正创新,真正把法律送到群众身边,让法治走进百姓心田,以良好的法治环境,助力“一区一城”新房山建设,为首都建设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作出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