栉风沐雨 倾建绿色家园 ——海南省琼海市禁毒工作纪实

上千名市民身着各色马甲,从当地嘉积中学禁毒图片展现场集合出发,步行前往红色娘子军雕像处,一路宣传全民禁毒。这是今年6月21日,海南省琼海市组织的全民禁毒千人徒步活动的热闹一幕。


通过将“6·26”国际禁毒日主题活动与全民体育健身运动有机结合,琼海的禁毒宣传亲民乐群,入脑入心,收效良好。

此次“徒步”只是琼海在禁毒征途中阔步前行时的微小一步。

自开展禁毒三年大会战以来,琼海市在海南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和省委政法委、省禁毒三年大会战“严管”工程指挥部精心指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禁毒工作的总体部署,始终以人民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为工作出发点,启动严打、严整、严堵、严收、严管、严教、严奖、严责“八严工程”,并以社区戒毒社区康复“8·31”工程为重要抓手,坚持党政推动、部门联动、全民发动,明确各级各部门禁毒工作责任主体,不断健全社区戒毒社区康复工作机制,实行标准化、网格化、精细化、智能化“四化”并举,靶向发力、强力攻坚,开展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推进新时代全市各项禁毒工作持续向纵深发展。


领导有方 主体责任落实处

禁毒是事关人民幸福安康、社会和谐稳定的一项重要工作,领导重视是取得禁毒胜利的根本保障。

琼海市委、市政府不断提高政治站位,带头履责做表率,持续强化对禁毒工作的领导,全面压实禁毒工作主体责任。

将禁毒工作列入党委政府工作的重要日程后,琼海市紧锣密鼓,驰而不息,定期召开市委常委会、市委常委会扩大会议、市政府常务会议、全市禁毒工作会议、禁毒三年大会战工作推进会……通过各种会议传达中央、省、市有关会议精神,统一思想;听取市委政法委、市禁毒委有关琼海市禁毒工作推进情况的专题汇报,研究部署禁毒三年大会战、禁毒春雷行动、夏秋攻势、禁毒宣传等一系列工作,整合各方资源,落实责任分工,为全市禁毒工作开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琼海市不断完善相关组织架构,积极推动市禁毒委领导机构升格,组长由市委副书记、市长担任,副组长由市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担任并负责统筹协调。各成员单位也相继成立了以党政一把手为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细化任务分工,确保责任到人。

领导的身体力行、率先垂范是对禁毒工作最有力的推动。

琼海市委书记何琼妹,市委副书记、市长符平多次在政法工作会议上强调要从政治高度充分认识禁毒工作的重要性,以铁的手腕、硬的举措,坚决打赢禁毒人民战争;市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刘坚积极推进重点工作,协调解决基层禁毒工作的实际困难;市委常委、公安局长马凯从严治警,强力锻造一支禁毒执法的铁军队伍,不遗余力打击涉毒犯罪。

禁毒工作任重道远,需要充足的财力保障,琼海市为此强化措施,坚持将禁毒工作经费纳入各级财政预算,在禁毒三年大会战开展后,将禁毒工作经费由原来的200万元增加为600万元,切实解除禁毒工作的后顾之忧。

对禁毒工作的落实,还需要各单位各部门守土有责、敢于担当,同时加强监督考评。“一把手责任落实”有力推进了禁毒工作的开展,成效彰显。

琼海市积极构建综合治理格局,建立督促考评机制,推行成员单位禁毒责任清单和分包镇(区)督导督查工作机制,完善工作考评体系。

全市政法部门、各成员单位认真发挥各自职能作用,密切配合,通力协作,综合施策,着力遏制吸毒人员的新增长势头,做好戒毒人员的动态管理工作。党政一把手积极落实推进社区戒毒社区康复“8·31”工程,研究解决本辖区的戒毒帮教场所、禁毒专职队伍管理等重要问题,从人力、财力、物力保证禁毒三年大会战“严管”工程的顺利推进。

市委政法委把社区戒毒社区康复工作纳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平安建设考评范围,市禁毒委把社区戒毒社区康复工作纳入禁毒工作总体考核范围并加大分数权重,组成考核组逐月对全市各镇(区)、禁毒各成员单位开展工作督导检查并发出整改意见,各有关单位针对整改清单,主动认领问题,立行立改,组织精干力量,以整改问题为导向,逐一对照清单要求,努力做好整改“后半篇”。


打击有力 铁腕治毒显声威

始终保持高压态势,琼海的禁毒行动永不止步。

全市禁毒各成员单位“严”字当先,“实”字当头,恪尽职守,团结奋战,铁腕整治,打出了气势和声威。

市公安局成立由禁毒、刑侦、技网、情报、巡特警等部门组成的禁毒合成作战专班,由情报技术人员进行跟踪研判,外勤小组负责核实落地,全面负责全市涉毒情报信息收集、研判、推送及外围侦查、抓捕等工作,通过内外结合的方式,提升情报引领能力,形成一体化打击合力,对毒品犯罪进行全方位打击,挤压社会面涉毒人员的生存空间。

“严整”“严堵”除隐患。市公安局联合旅文局及市场监督管理局等单位,建立了公安机关打击、文化部门行业管理、监督管理部门专项监督、宣传部门广泛发动的多部门齐抓共管格局。对辖区重点场所进行长期、持续及常态化的全方位巡查管控,对涉毒人员形成震慑。

公安局联合边防、海洋渔政、市场监督、邮政管理、交通等部门构建情报协作交流渠道,拓宽毒品情报共享,以港口、码头、机场、火车站、汽车站、交通要道、物流公司等地点为重点,建立健全多部门联合查缉机制,开展不定时、高频率的盘查行动,与日常查控相结合,将打击吸贩毒的触角延伸至每一个角落。

靓丽的数字印证着非凡的成效。

禁毒三年大会战开展以来,琼海市共破获涉毒刑事案件376起(其中部级目标案件2起,省级目标案件2起),抓获贩毒犯罪嫌疑人477人,缴获各类毒品3691.71克,成功将现有吸毒人员占比降至4‰以下;市检察院严格把关,准确定性,努力提升涉毒案件质效关,坚决杜绝出现重大办案质量问题,在受理的有关毒品类提请批捕案件中,以事实不清、证据不足不捕22件25人,公诉部门共受理有关毒品犯罪的一审公诉案件293件337人,依法提起公诉涉毒案件290件330人,涉毒案件出庭支持公诉300余次,所提起公诉的毒品案件均为有罪判决;市人民法院审结涉毒刑事案件284件321人,涉毒刑事案件结案率98.3%。同时,加大涉毒刑事案件宣传力度,集中开庭审理涉毒刑事案件30余次,当庭宣判涉毒刑事案件20余次,全程网络同步直播涉毒刑事案件庭审活动40余次,取得了良好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


统筹有序 “四化”建设见真章

立足于标准化、网格化、精细化、智能化,琼海市通过科学扩建强制隔离戒毒所收戒容量,深耕社区戒毒社区康复,走出了一条全面统筹、管控有力的成功之路。

一是立足标准化,建立完善戒毒康复阵地建设。

该市公安局不断推进强制隔离戒毒所收戒容量科学扩建工作,进一步优化、完善强制隔离戒毒所收戒、康复功能,提高其使用效能。在驻所医生日常坐诊和巡诊的基础上,积极引进社会医疗团体到所为戒毒人员诊治戒断症状及精神疾病、心理干预、诊断评估等。

市委政法委提供26万元资金支持、推动全市13个镇(区)社戒社康办公室阵地建设标准化、规范化。各镇(区)禁毒办牵头组织派出所及司法所,全面建立联络协调机制,对戒毒人员出所衔接、管、控实现“无缝对接”。

在完成社会面吸毒人员风险分类评估方面,琼海市的步子又正又快。

市委政法委、市禁毒办牵头各镇(区)综治(禁毒)办,推动落实“全面排查、逐人分析、科学评定、动态调整”原则,每半年对全市社会面吸毒人员进行风险分类评估和管控,确保“一人一表,分类归档”。

二是立足网格化,发挥群防群治优势。

坚持社区戒毒社区康复工作纳入网格化社会管理服务体系,推进镇干部、村干部、禁毒专干、社区民警、辖区卫生人员和戒毒人员家属(监护人)“多对一”管理,充分发挥网格员的协助作用,制定了戒毒人员网格化管理标准样表,规范禁毒工作台账,推动“一张报表管到底”,进一步提高戒毒人员服务管理水平。

为此,把全市209个村委会(社区)划分为288个基础网格,配备网格员288人,其中专职网格员56人,兼职网格员232人,戒毒人员网格化服务管理覆盖率100%,使每一个网格真正成为吸毒人员服务管理基本单元和组织节点。

同时加快推进禁毒专职人员配备,按照实有吸毒人员30:1比例,在全市配备社区戒毒社区康复专职工作人员90人。

三是立足精细化,做好戒毒人员帮教帮扶。

琼海市努力推动建立禁毒社会工作服务协同机制、禁毒社会工作者与禁毒志愿者服务协同机制,调动和引领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广大志愿者规范、有序地参与禁毒社会工作服务,不断健全完善戒毒人员的服务网络,推动实现禁毒社会工作服务的精准衔接、无缝覆盖,进一步完善动态管控、戒毒治疗、心理矫治、帮扶救助、就业指导、宣传教育“六位一体”的戒毒康复工作体系,积极帮助社区戒毒社区康复人员解决生活和就业困难,顺利融入社会。

针对毒品违法犯罪成瘾性高的特点,该市司法局建立了刑释解矫吸毒人员排查登记机制,加强刑释解矫吸毒人员的身份信息和前科信息核对、认定,并依靠各镇综治办、司法所和帮扶小组,采取定期普查与经常性排查相结合的方式,努力发现社会面上的新滋生吸毒人员和失控吸毒人员。

四是立足智能化,加快科技创新与社区戒毒社区康复工作深度融合。

琼海市制定印发了《琼海市社戒社康精准智能服务管控平台一、二期推广应用实施方案》,举办了全市社戒社康工作人员培训班和承办了全省第六期社戒社康工作人员培训班,进一步提升了琼海市社戒社康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推动社戒社康精准智能服务管控平台全市覆盖,同时组织社区矫正工作人员对社区矫正对象、安置帮教对象等特殊人群进行全面调查摸底,确保数据线上线下一致。


宣教有恒 春风化雨入人心

国家禁毒工作方针的首要一条,是预防为主。

预防宣传,是堵源截流、解决毒品问题的治本之策。

禁毒三年大会战以来,琼海市开展了丰富多样的禁毒宣传教育活动,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共同关注、积极支持和参与禁毒工作,大力营造全民禁毒的浓厚社会氛围,不断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禁毒意识和识毒、防毒能力,取得了明显的阶段性成效。

一是以多种方式开展毒品预防教育。

各成员单位以“法律六进”为依托,将禁毒宣传内容与法律进机关、进社区、进企业、进单位、进农村、进学校很好地结合在一起。

市司法局深入全市各镇区、学校、村(居)委会开展“禁毒普法”系列宣传活动50余次,并将普法融入新时代文明实践,邀请经验丰富的法律援助律师和村(居)法律顾问为村民上法治课。市旅文局、总工会、妇联等单位联合开展禁毒三年大会战宣传教育暨送琼剧下基层活动20余次。团市委不断壮大禁毒志愿者队伍,开展“社会文明志愿行动”系列活动60余次……

通过将预防关口前移,可收事半功倍之效。在“法律六进”中,进校园开展毒品预防教育,全力护航未成年人成长,成为各成员单位法治宣传教育的最重要着力点。

市教育局在琼海市各中小学组织开展毒品预防教育巡回宣讲活动50余次,琼海法院着力上好“开学禁毒第一课”,教育引导广大师生牢固树立“珍爱生命、远离毒品”的理念。

市检察院积极加强检校联动,将“走过去”“领进来”的普法方式紧密结合起来,党组成员及部门负责人等10人受聘担任琼海市10所学校兼职法治副校长,同时与市教育局共同会签共建方案,将该院的法治教育中心作为中小学法治教育基地之一,对前来参观的学生进行普法。截至目前,该基地共接待40批2500余人。

二是精准施策开展宣传。

市教育局对全市在校学生开展全覆盖式的毒品预防教育,全市127所学校41677名学生在全国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数字化平台注册,注册率均达到100%。市检察院针对可能沾染毒品的重点群体,组织三个乡镇检察室分别到辖区乡镇人口密集地区派发禁毒宣传单,尤其针对无业青少年进行毒品预防宣传,现场解答群众提出的关于毒品的问题,并通过讲解案例警示群众自觉远离毒品。

以审判法庭为禁毒教育阵地,进行零距离普法,是最直观的禁毒宣传教育方式。

市人民法院不定期选取具有教育意义的毒品犯罪案件,开展“法院开放日”活动,组织中小学、大中专院校学生走进法院旁听庭审,观看禁毒视频、图片,让青少年亲身接受禁毒教育。

三星是不断探索拓展宣传渠道。

琼海市积极与中央、地方重量级媒体合作,多次报道琼海市禁毒三年大会战的工作亮点、先进事迹,及时联系电视台进行现场采访、直播报道,市电视台长期播放防毒、禁毒相关知识,增强宣传效果。

在巩固传统媒体宣传阵地的同时,琼海市还借重新科技、新媒体的传播力,让禁毒宣传无远弗届。

今年3月至5月,阳江镇、大路镇、龙江镇、博鳌镇等人流密集的中心街道、学校门口,一台具有禁毒宣传功能的智能机器人吸引了众人围观。

这台机器人是市人民法院开展禁毒宣传的得力帮手。通过不定时更新禁毒案例至机器人内存库,让禁毒方面的法律知识常讲常新。该院还引入两微一端、抖音等网络媒体传播禁毒宣传工作中的亮点,并利用“中国庭审公开网”“今日头条”等直播平台,对审理的毒品犯罪案件进行全程庭审直播,在与市检察院联合组织未成年学生现场旁听宣判的同时,让广大网民通过网络观看庭审,开展了生动的网络禁毒教育。

毒品一日不绝,则禁毒永在路上。

琼海市始终坚持“预防为主、以打开路、打防结合、综合治理”的禁毒思路,着力抓好“八严”工程,持续开展专项禁毒行动,在打击犯罪、堵源截流和预防教育、戒毒康复等方面成效显著,提前实现了第一轮禁毒三年大会战的总目标。

心系民生安康,着眼“无毒”征程。如今的琼海市,正以坚毅的步伐向着既定禁毒目标奋勇前进,矢志营建绿色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