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政部发文进一步扩大养老服务供给

本报讯(记者徐秋颖) 近日,民政部印发《关于进一步扩大养老服务供给 促进养老服务消费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

为推动解决当前存在的养老服务有效供给不足、养老服务消费政策不健全、营商和消费环境有待改善等突出问题,更好地满足广大老年人多样化多层次养老服务需求,《实施意见》提出了6个方面共17条措施。

让社区养老服务

买得到、买得起

民政部相关负责人表示,发展社区养老服务,顺应了90%以上老年人居家和社区养老的意愿,《实施意见》主要围绕“就近可及、买得到、买得起”等方面作文章。

为了实现“就近可及”,解决社区养老服务场地和设施严重不足的问题,《实施意见》提出,确保到2022年,配建设施达标率达到100%。民政部将联合自然资源部、住房城乡建设部等部门实施为期三年的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行动计划,指导、督促和检查各地从规划层面保障养老服务设施供给,确保新建住宅小区配套养老服务设施,老旧小区通过政府回购、租赁、改造等方式因地制宜补足养老服务设施。

为了实现“买得到”,《实施意见》提出,到2022年,力争实现所有街道至少建有一个具备综合功能的社区养老服务机构的目标,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社区养老服务,扶持培养一批综合化、专业化、连锁化、品牌化社区养老服务机构,为老年人购买到更多更专业更便捷的社区养老服务提供多元化多层次的选择。

为了实现“买得起”,《实施意见》一方面在“开源”上发力,通过鼓励发展商业养老保险等措施,多渠道增加老年人的收入,综合提升消费支付能力;另一方面在“节流”上发力,通过有效落实社区养老服务机构税费优惠政策和水电气热居民价格优惠政策等,切实减轻养老服务机构负担。通过购买服务、建设补贴、运营补贴等方式,推动将社区养老服务设施低偿或无偿用于社区养老服务,切实降低社区养老服务成本和价格,让老年人用于购买养老服务的钱更加“值钱”。

全面加强

养老护理员队伍建设

民政部相关负责人表示,当前,民政部联合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正在抓紧组织修订《养老护理员国家职业技能标准》,目前已经公开征求意见,预计在10月份正式印发并实施。

《实施意见》提出,将养老服务列为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优先领域,支持符合条件的养老机构举办养老服务类职业院校。对符合条件的养老服务类产教融合校企合作项目,优先纳入中央预算内投资支持范围。

同时,开展养老服务人才培训提升行动,确保到2022年底前培养培训1万名养老院院长、200万名养老护理员、10万名专兼职老年社会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