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界实务界首次聚焦“竞技公正与公证”

本报讯(记者张晓娜) 99日,以“竞技公正与公证”为主题的体育领域公证法律服务国际研讨会在海南省三亚市召开。

此次研讨会由中国法学会体育法学研究会、凤凰公证研究院、中国政法大学体育法研究所、清华大学体育法研究中心联合主办,凤凰公证研究院承办。来自北京、黑龙江、河南、海南、台湾等地和法国、韩国、俄罗斯等国的体育界、公证界、法律界等领域的专家、学者、实务工作者、社会团体负责人、行政机关干部100余人参加了研讨会。

目前,法律工作已经深入到体育各分支领域,但针对体育事项的公证业务却开展得很少。与会人士在理论探讨、现状分析的基础上,努力挖掘和丰富体育领域公证服务的实践内涵。

研讨会议题共分三个单元:体育竞技领域的公证价值,体育赛事中的诚信与公证,体育产业投资与公证业务。共15位专家、实务人士做了大会演讲,与会人士进行了热烈讨论。

与会人士指出,本次研讨会以体育与公证为议题,在学术界、实务界都是首次,具有鲜明的创新意义。

研讨会剖析了当前体育领域赛事公正、诚信建设和风险防控现状,探讨了公证业务突破传统束缚,跨越行业界限的问题。

天津大学法学院教授车承军表示,体育竞技精神是高尚的,但有时候会被丑闻玷污,损害形象,败坏声誉,而背后往往是赛事背后附着的利益冲突使然。他认为,解决这些问题,关键是要把规则、法治手段用好,特别是体育知识产权保护、体育工程建设、体育文化国际交流均需要公证介入并发挥作用。

中国法学会体育法学研究会会长刘岩认为,体育精神与法治理念天然契合,都追求公正、公平、秩序等价值,在体育赛事中表现得尤为显著。赛会组织机构需要公证的业务,目前可能主要集中在运动会筹备与善后期间。他认为,在体育合同、固定证据等许多方面,公证业务可以充分发挥专长;但在参赛资格、竞赛裁判、比赛成绩公告等事务中,公证机构迅速介入的可能性很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