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千万十万”工程助力“平安青州”建设

2019年以来,山东省青州市认真践行新时代“枫桥精神”,创新实施“百千万十万”(百个平安单位、千个平安网格、万名平安志愿者、十万名平安社会力量)平安志愿工程,广泛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作为“青平众安志愿者”参与平安青州建设,全市社会治安防控水平显著提高。今年上半年,全市发生治安案件1027起,刑事案件297起,同比大幅下降60.9%、62.7%。

第一,层层动员,搭建平安青州建设“四梁八柱”。该市制定《关于开展“百千万十万”平安志愿行动的实施方案》,构建“百个单位、千个网格、万名志愿者、十万名社会力量”参与的平安志愿者队伍,纵向至市、镇街开发区、村(社区),横向拓展到物业、城管、环保、教育、交通、住建等行业领域,使其成为体系完备、管理规范、运行高效、保障有力的群防群治组织。设立青州市平安志愿者协会,办公室设在市综治中心,负责全市平安志愿行动活动的规划、指挥、协调和指导。在各镇街开发区成立分会,办公室设在各镇街开发区综治中心,负责辖区平安志愿者的招募、管理、活动组织工作;村(社区)设立平安志愿者小组,负责本村(社区)平安志愿者的招募、管理、活动组织工作。市委政法委牵头,市委宣传部、团市委、市妇联、市公安局、市司法局根据各自职责,负责宣传发动和平安志愿者的相关培训指导及考核奖惩工作。

第二,无缝巡防,筑牢平安青州建设“铜墙铁壁”。根据平安志愿者不同身份特点,专群结合组织开展各类巡防活动,做到无缝覆盖。一是平安网格“组团巡”。在城区,依托各平安网格建立30处联巡点,临近区域内平安网格员组团联巡,打造“1公里巡防圈”。在农村,临近村庄3-5名警务助理为一个“互助组”,每村组建一支10-20人的“村居平安志愿防范队”,由警务助理牵头组织开展邻里守望、棚区巡逻等联合巡防活动。二是平安单位“自己巡”。在规模以上企业选聘企业警务助理125人,依托有自防能力的企事业单位、商贸城、居民小区等建成150余处“个巡点”,组织各内保人员开展自防自护基础上,实行包安全、包秩序、包巡逻的门前“三包”责任。三是平安志愿“隐形巡”。利用环卫工、出租司机、水电气工等社会群体流动范围广、接触人员多、工作全天性的职业特点,发展特殊职业平安志愿者3700余人,随时提供工作、生活中发现掌握的各类安全维稳隐患线索。四是众安志愿“预约巡”。发动热心平安建设的市民组建了4750余人的众安志愿巡防队伍,统一配备小肩灯、红马甲、小红帽、手电筒、橡皮棍等巡防装备,通过自主研发的“众安巡防”手机App自行预约选择巡防时间、巡防点,每天5∶00至22∶00分批次组织开展巡防工作,大大提升群众平安建设参与度和知晓率。

第三,机制激励,夯实平安青州建设“深根厚基”。市财政每年拿出100万元经费作为平安志愿专项资金,健全完善各项表彰奖励机制,激励志愿队伍保持永久活力。一是积分兑物鼓励。制定积分奖励办法,依据志愿者参与治安巡防次数、提供信息线索条数、化解矛盾纠纷个数等不同情形,分类量化积分。比如,市云门酒业自行发起,多家信誉企业自愿组成平安志愿赞助企业联合会,依托社区警务室设置7处“巡防奖品兑换站”,按照1个积分5元的标准,为平安志愿者兑换不同价值的物品和优惠券。二是分类定额奖励。建立《平安志愿队伍奖励工作规定》,划分10类情形给予现金奖励。对提供涉及维稳有价值线索或在巡防中抓获现行的,视情分别给予50-1000元奖励;对提供线索抓获重大逃犯、破获重大案件的奖励3000-5000元。目前累计发放各类奖金18.7万余元。三是层级表彰激励。工作中,及时通过座谈会、联谊会、聘任执法监督员、优秀社辅人员评选等形式,激发平安志愿队伍活力。年底,对参与巡防次数多、提供线索质量高、工作表现积极的平安志愿者进行专项表彰,授予其“青平众安好市民”荣誉称号。

(作者系山东省青州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