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全民健康水平的“国家行动”

2016年《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发布以来,国家在行动的同时,各机关部门、地方以及社会团体等也开始行动起来,积极推进健康中国建设。

 

近日,《关于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的意见》《关于印发健康中国行动组织实施和考核方案的通知》《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正式印发,这三个文件组成了这次健康中国行动总的系列文件。

事实上,自2016年《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发布以来,各机关部门、地方以及社会团体等已经行动起来,积极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各省市区纷纷发布了自己的2030年健康规划纲要,并且在健康知识普及、全民健身、控烟限酒、健康环境促进方面,都取得了较大的进展。而今年健康中国行动系列文件的发布,也让各地加快推动落实健康中国行动。

 

各省市区先后发布

地方性规划纲要

 

2016年国务院发布了《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后,各省区市也先后出台了地方性的健康中国规划纲要。

仅在2016年年末,就有天津、浙江、宁夏、青海等多地出台了地方性的规划或者推进意见。2017年到2018年间,其余省市区也陆续发布了各自关于健康中国的地方性规划。

北京市的《健康北京2030”规划纲要》在201797日出台,其中提出到2030年居民身体素质进一步增强,人均期望寿命超过83.4岁,婴儿死亡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孕产妇死亡率分别达到3.0‰以内、4.0‰以内和8/10万以内。

此外,北京市的规划还在《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基础上增加了京津冀健康协同发展、生命全周期健康服务、无烟环境推进行动等具有北京特色的重点工作。

上海市的地方性规划纲要虽然发布的不是最早,但是迈的步子却比较大。

2017927日,上海市举办了《健康上海2030”规划纲要》发布会。上海市的规划纲要显示,早在2016年,上海市的人均预期寿命就已经达到了83.18岁,2020年和2030年,上海市这一目标都是保持发达国家水平。此外,上海市的规划纲要还特别提出了健康预期寿命(即一个人在完全健康状态下生存的平均年数)的目标,到2020≥70岁,到2030≥72岁。

这份规划还提出,至2030年,上海市要实现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2.8平方米、城乡居民体质达标率达96.5%、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达到46%

事实上,早在2003年底,上海市就发布了建设健康城市的三年行动计划,确定了营造健康环境、提供健康食品、追求健康生活、倡导健康婚育、普及健康锻炼、建设健康校园、发展健康社区、创建精神文明8个项目,涵盖104项指标,并作为上海市政府的重点工作来抓。

同时,上海也是中国第一个开展建设健康城市的特大型城市。为了贯彻落实《健康上海2030”规划纲要》,去年8月,上海还发布了《上海市建设健康城市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

此外,从社会层面来看,《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发布后,也引发了全社会的关注,除了各级机关部门、高校和企业等举办了一系列的论坛和活动外,还有多个健康中国相关研究机构在上海、江苏、广东等地的高校落地。

而今年健康中国行动系列文件发布后,各地方也相继开展健康中国行动落地工作。

 

健康生活普及在行动

 

提高全民健康水平,不仅需要完善的健康保障体系和先进的医疗水平,也需要全民拥有健康生活,优良的身体素质。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的第一篇是总体战略,而在接下来的第二篇,就是普及健康生活,其中包括加强健康教育、塑造自主自律的健康行为、提高全民身体素质等内容,可见其重要性。

在健康中国建设的大背景下,相关部门也采取了一些行动,进一步加强健康科普工作。20178月,原卫计委下发了一份《关于加强健康教育信息服务管理的通知》,要求各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要统筹做好各级本地健康教育统筹规划,建立健全相关机制,同时拿出一些切实可行的方法,来鼓励卫生健康机构以及人员积极开展健康教育工作。

20182月,教育部办公厅也发布了一份文件,要求在全国校园开展师生健康中国健康主题健康教育活动,活动时间贯穿2018年全年。

另外,健康生活普及,不仅仅是健康知识的普及,还有合理膳食、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加强体育锻炼,重视心理健康等等。

在健康中国建设过程中,这些问题也得到了相当的重视。

20176月,《国民营养计划(2017-2030年)》正式印发,提出要以普及营养健康知识、优化营养健康服务、完善营养健康制度、建设营养健康环境、发展营养健康产业为重点,将营养融入所有健康政策,不断满足人民群众营养健康需求,提高全民健康水平。

今年年初,国家卫健委等相关部门还组成了国民营养健康指导委员会,启动了国民营养计划的全面贯彻实施工作,并且制定了《国民营养计划2019年重点工作》。

体育运动是健康生活方式的重要内容,在《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和健康中国行动系列文件中,都对全民健身运动进行了关注。

2019年也是《全民健身条例》实施的10周年,为了配合健康中国行动,今年88全民健身日的主题还被定为健康中国 你我同行

在人们的生活习惯改变上,根据《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减盐、减油、减糖是合理膳食专项行动的重点,为此,中国还将在家庭推广使用健康小三件,即限量盐勺、限量油壶和健康腰围尺。

健康中国相关文件中,也注意到了还包括烟酒、环境问题等影响健康的外部因素。而对于这些问题的治理,我国已经开展了很多年,并且取得了很大成效。

 

维护全生命周期的健康

 

除了全方位地干预健康的影响因素外,妇幼、中小学生、职业人群以及老年人群等重点人群的健康问题,也被纳入健康中国相关文件之中。这些群体的健康问题,也随着健康中国战略的实施,越来越被重视。

20185月,《母婴安全行动计划(2018—2020年)》和《健康儿童行动计划(2018—2020年)》同时发布,这是对于《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中提到,要实施母婴安全计划健康儿童计划的落实。

而自规划纲要等文件发布以来,相关部门还加大了对建档立卡适龄贫困妇女的两癌筛查力度,逐渐将两癌免费筛查由农村扩大至城镇贫困妇女。

除了妇幼,数量庞大的职业人群,也在健康中国行动中被列为重点人群。数据显示,中国有超过2亿劳动者接触各类职业病危害,截至2018年底,我国累计报告职业病97.5万例,其中,职业性尘肺病87.3万例。

而自2016年《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之后的两年里,职业病防治已经同健康中国建设紧密联系在了一起。2018年第16个《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宣传主题是健康中国,职业健康先行2019年的主题则是健康中国,职业健康同行

今年711日,国家卫健委等十部门还联合下发了《尘肺病防治攻坚行动方案》,开展尘肺病防治攻坚行动。

另外,一个严峻的现实是,我国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也是人口老龄化发展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

20173月,原国家卫计委等13个部门联合印发《十三五健康老龄化规划》,助力实现健康中国的战略目标。

为实现健康老龄化,《十三五健康老龄化规划》还部署了提升老年人健康素养、健全老年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推进适老健康支持环境建设、营造老年友好社会氛围等9项重点任务。